文学 >>> 文学 >>> 文艺美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文艺美学相关记录1096条 . 查询时间(3.675 秒)
生命在审美中的诗化     审美  形式  关照  诗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12
审美活动是人的形式感战胜质料感、观照欲战胜占有欲的活动。人地形式进行审美,观照,造成人生命价值的超升;它爆破了各种现实的束缚,带来人生的自由与解放;爆破了各种狭隘的人生局限,带来人生境界的提高与扩展;它把注重现实利害的拖泥带水的感性生命,创造成一种不沾不滞,无挂无碍的审美感性,它自由的形成式满足人受压抑的愿望,使人由灰色的日常现实进入到诗意境界。
中国当代作家审美追求的反思     中国当代作家  审美追求  反思  功利化  多元与无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12
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追求经历了功利化、单一化的歧途,新时期转轨,走向真实与悲剧,进而出现多元与审美的新态势。这一审美发展的主要历史教训在于作家重功利轻审美;审美追求与读者的隔膜;作家审美理想的缺失.
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及重大题材叙事的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重大题材叙事  历史叙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9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文联共同组织实施,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具体承办的“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从2006年4月开始启动,“是一项以浙江七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主线,以浙江近现代历史和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艺术地再现浙江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表现现实生活,凸显浙江精神的文化工程,美术作品形式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1)现在,经过艺术家们以及组织者的共同努力...
从历史题材和重大题材所包含的无比丰富的内容来说,与之相关的艺术创作应该借助于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文学、艺术史学、文化人类学、艺术表现等不同学科与领域的各个角度来探讨其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实际上,在当下的这项艺术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这种跨学科的联系还不是十分自觉和十分充分地表现出来。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题材和重大题材的艺术创作中,这种联系会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因为时代的进步会促使艺术...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佛学对叶燮文艺美学观的影响     佛学  文艺美学观  影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3
得益于佛学的影响,叶燮以《原诗》为代表的论诗文字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叶燮对文学创作中主体作用的认识追根溯源是由佛学心性理论和汲取佛学心性理论而在儒门另立新宗的程朱理学发展而来;另一方面,叶燮的诗歌艺术思维方法与佛门思维方法具有一致性。
回眸:在现代审美视域里谈词     意象  图像  民性  平民化  自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3
曲子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具有某种可比性,词的意象比流行音乐的影像更符合艺术人类学特质。在词的雅俗之争中,实际上应区分平民性与平民化两概念。前者是一种精英引领的审美人道主义,一种生命韵律,后者更是受众想要的一种娱乐快感。词为了获得平民性而离开了诗的精英主义,最终又为了抛开俚俗而远离了平民性,走向了文人的趣味主义。词的境界说仍可商榷,多元化观点必须有个绝对性前提。词的最高境界要有真性情,是张力下的个人性格...
作为现代白话文学源头之一的基督教东传     基督教  现代白话文学  圣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2
基督教东传是白话文学运动的重要源头,基于传教的现实需要,19世纪早期,传教士们将《圣经》译为中文,并创办报刊杂志,撰写传道小说。由此,白话文《圣经》的翻译与传播以及传道小说的撰写可以视为后来白话文学运动的先声。这一系列的话语实践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诞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佛学对叶燮文艺美学观的影响     文艺美学  叶燮  佛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2
得益于佛学的影响,叶燮以《原诗》为代表的论诗文字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叶燮对文学创作中主体作用的认识追根溯源是由佛学心性理论和汲取佛学心性理论而在儒门另立新宗的程朱理学发展而来;另一方面,叶燮的诗歌艺术思维方法与佛门思维方法具有一致性。
“沙家浜”现象与接受美学视野     接受美学  沙家浜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0/30
自接受美学的视阈审视从“样板戏”到“风流版”的“沙家浜”现象,力图对“沙家浜”现象中引发的尖锐争论之原因做出深层解读。不同时期读者的审美经验、期待视野、接受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对于《沙家浜》各个版本的不同看法。
“物化”与“移情”之比较     比较  移情  物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0/30
“物化”与“移情”分属中西文化领域的两个范畴,二者有相似,有不同。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关于主客体之间即心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范畴;不同之处却是根本的,二者发生的背景及文化氛围不同,其各自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和实质不同。“物化”的实质是“我”与物中“我”之同一,而“移情”实质是“我”与“非我”(物)的同一。
“悟”的审美历程     审美历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0/30
“悟”是中国古代诗学审美体验的核心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再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深刻嬗变过程。其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是其很重要的哲学基础,魏晋之际,“悟”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在南宋时则成为一个文艺美学范畴。
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失业返乡农民工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本文检视当前农村救助体系的不足,坚持“扶持与帮扶、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引导力,建立“生存与发展”、“扶持与捐赠”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工救助体系,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叶适的中和文艺美学观     叶适  中和美  德艺兼成  文艺美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9/28
叶适是我国南宋时期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向外兼收并蓄的开物成务和向内培植道德的本根建设。这种内外交相成的哲学思想奠定其中和文艺美学的理论基础——德艺兼成。它包括情感抒发的中和美、平淡自然与意蕴高远的文学风格、风骚雅颂的诗歌理想。
“思孟学派”与中国美学(之一)     中国儒学  中国美学  思孟学派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9/24
“思孟学派”是指出现在约公元前五世纪至三世纪之间,以子思、孟子为代表的一个中国儒学学派。依据《中庸》、《孟子》和《郭店楚墓竹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新发现的历史文献,综观其美学思想,主要内容为:一、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提出了美与性、情的关系,为美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域。二、从“心性之学”出发,原创性地提出了美是以何种形态存在的问题。具体论证了四种审美形态:以共同人性(“四端”说)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