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记录784条 . 查询时间(6.214 秒)
一个魔术:图像与文学语言的再现     图像  再现  文学语言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16
这周有两篇报告,触及了「再现」、「表现」不同层次的讨论。何谓再现?再现与表现有何论述上的异同?文学以及影像中,表现原住民与再现原住民的关联如何展现?彷佛一个魔术,「再现」议题似乎和族群、阶级、性别有所扣合,却又流窜于汉人中心、知识分子以及男性的间隙里,「再现」安置在看与被看的位置上,却又不安地透露位阶翻转的可能与政治性。   第一篇报告为「试论原住民相关电影中的原住民图像:以《超级公民》、《少年那...
一部口头巨著的书面化──考史诗《格萨尔》的书面化     格萨尔  口头巨著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16
有首宏伟的诗篇,在世界屋脊上一代接一代地口耳相传,它从久远的古代吟诵至今。它经受住了藏民族发展之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风风雨雨之洗礼,给世人显示出了它所独有的、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惊人的生命力。它象世界最高峰珠峰那样宏伟雄奇,象长江黄河那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之美名已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就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格萨尔》。   《格萨尔》是历代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历史长河中,用集体智慧...
一部苍凉幽古的尧熬尔史诗     达斡尔族  尧熬尔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16
铁穆尔的《星光下的乌拉金》让人体验了生命本初的欢乐以及固有的优雅感伤。书中每篇文章都是激情地喷涌,每段文字都燃烧着真情和对家乡乃至北方草原热爱的赤子之心。心灵深处被掩埋已久的本具有柔软温馨的岁月及远去了的感动,一一被唤醒复苏。
鱼尾弹奏的琴声     鱼尾弹奏  琴声  赫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9
世上有很多新奇而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寒冷的冬季里,竟能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下网捕鱼,这简直是荒唐至极的幻想。然而,在黑龙江边繁衍生息、勤劳智慧的赫哲人就把这个幻想变成了现实。   在一个寒冷刺骨、呼啸的西北风夹裹着雪粒肆意狂舞的烟炮天,我来到黑龙江口岸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乡采风。 ...
张大春作品中塑造许多「他者」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以角色的形象出现,更在后设情境中让读者感受「他」的存在,藉此重新提醒读者 / 作者何谓小说?何谓历史?何谓记忆?何谓真实的问题。然而,在这些他者的角色扮演中,笔者认为张大春<自莽林跃出>、<最后的先知>以及<饥饿>,以原住民(包括亚马森河流域、兰屿...
自然与秘思(myth)─原住民文学课堂笔记与讨论1     原住民  讨论  文学课堂  笔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7
孙大川老师开设的原住民文学课程,这个阶段开始进入作家作品的梳理,今天的两篇报告「定期进入众神的时代:论达悟族的飞鱼秘思」与「永恒的赤子情怀:亚荣隆‧撒可努和《山猪‧飞鼠‧撒可努》」,聚焦于自然与秘思(myth)两个主题上,我认为这些视角触及并延伸了原住民文学的内涵,提供后续研究者许多向度上的思考,遂将课堂内容、讨论作一简单整理。(还望一同上课的同学再行补充、指正...
走近老舍──关于满族学人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满族  关纪新  老舍评传  老舍研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9/27
老舍研究,可以说几乎是与老舍的写作同时起步的。但是,此项研究从前在国内并不活跃,只是到了80年代初,“老舍研究热”才随着老舍话剧轰动海外而真正出现。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老舍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文学研究大格局中最具开拓势头和钻研实力的领域之一。老舍的著作已被翻译介绍到五十多个国家,国内外的老舍研究著作也有了大约三四十种。我们的文学界,过去时常爱用某种既定的意识形态来衡量文学作品,并控制文学创作和文学批...
出身显赫却专注艺术的作家──庆兰     满族  作家  庆兰  萤窗异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5
清乾隆年间,满族作家辈出。以创作文言小说集《萤窗异草》而著名的庆兰,也是其中的一位。   庆兰(1736?-1788?),字似村,章佳氏,镶红旗满洲人。 清代的大学士尹泰和尹继善,分别是他的祖父和父亲,特别是他的父亲尹继善在当时为满族名臣,曾任过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而庆兰的弟兄,也都各自做过朝中的尚书和侍郎;他还有个胞妹嫁给了仪亲王永璇做嫡福晋。生长在这样的显赫官宦家庭,自幼即聪慧过人的庆...
多才敏思的宗室诗人——奕绘     宗室诗人  奕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4
阿扎河歌舞街:快乐的多声部     多声部  阿扎河歌舞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3
阿妈正为17岁的侬简帕精心打扮   哈尼族6月节里的阿扎河歌舞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普思成则和她的老伴刘登品向笔者讲述当年的经历仍激动不已 ...
读《西藏王臣记》     西藏王臣记  阿旺罗桑嘉措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1
《西藏王臣记》的作者是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他于1617(明万历四十五年)出生于前藏山南地区的琼结;1622年入选灵童,并被认定为第五世达赖喇嘛;1625年受沙弥戒,1637年受比丘戒,均从师于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1682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五世达赖喇嘛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
当代文学的绚丽百花园,是中华各民族的辛勤园丁共同开拓的。在群星般众多的当代文学家中,满族文学家也不乏其人。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是这支创作队伍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为当代满族文学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正红旗籍的满族作家老舍,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毕生劳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贡献了一件件匠心独运的艺术珍品。他的卓著建树,甚至使海内外大批读者,常常忽视其少数民族身份。 及至《正...
老舍与北京──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     105周年  北京  老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7
今天,我们以“老舍与北京”为主题,来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我觉得是颇有意义的。虽然几乎从打有了作家老舍起,人们就在议论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但是,这个话题好像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谈透。或者我们也可以说,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伸展,“老舍与北京”这个题目是很难彻底作完的。 老舍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愿在这里也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大家批评。在我看来,要讨论“老舍”与...
老舍继承了满族文化艺术雅俗共赏的传统。用精美高标但又不失广泛亲和力的艺术,来沟通文化位置上的两端受众人群,在满人文学创作者的心间,是个长期形成、不会轻易舍弃的原则。老舍既做到了置身于市民生活之中,用“平视”眼光去悉心观察和表现他们的生活现实,又能动地逸出这种生活及观念的规约局限,用高屋建瓴的“俯视”眼光,扫瞄那种生活文化以及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得与失——他既作了底层市民的亲密朋友,又作了对他们负有启蒙...
2007年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二)      研究综述  少数民族文学  2007年  区域文学  族别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6
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学语言上的文化气质差异、不同民族文学创作的比较、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发展情况、维汉双语合璧诗歌、清末民初京旗小说研究、20世纪初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科幻创作……话题的丰富给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带来许多了新鲜和富于原创活力的内容。      区域文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