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40条 . 查询时间(6.131 秒)
民族文化传承再析     民族文化  传承  本质  属性  功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1/3
在现代化、世界一体化浪潮冲击下,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学术界广泛议论的热点。由于该问题所具有的鲜明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其研究深度、广度都存在着继续拓展的空间,此前我曾撰有一短文《应当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期),本文拟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属性、功能及现状再作初浅探讨。
彝族叙事的时间性     彝族  历史  时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1/2
时间是知识和叙事的基本前提,对于历史叙述而言,时间的问题尤其至关重要,即使是同一个历史主体(例如彝族)的历史,从不同的时间观出发进行叙述,也将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历史图景。由于时间对于人类生活和知识活动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渗透,人们往往对于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时间的相对性视而不见,而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唯一的,康德因此将时间视为人类认知的先验直观形式。只有当历史运动让不同的时间不期而遇时,不同时间...
出身显赫却专注艺术的作家──庆兰     满族  作家  庆兰  萤窗异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5
清乾隆年间,满族作家辈出。以创作文言小说集《萤窗异草》而著名的庆兰,也是其中的一位。   庆兰(1736?-1788?),字似村,章佳氏,镶红旗满洲人。 清代的大学士尹泰和尹继善,分别是他的祖父和父亲,特别是他的父亲尹继善在当时为满族名臣,曾任过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而庆兰的弟兄,也都各自做过朝中的尚书和侍郎;他还有个胞妹嫁给了仪亲王永璇做嫡福晋。生长在这样的显赫官宦家庭,自幼即聪慧过人的庆...
多才敏思的宗室诗人——奕绘     宗室诗人  奕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4
阿扎河歌舞街:快乐的多声部     多声部  阿扎河歌舞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23
阿妈正为17岁的侬简帕精心打扮   哈尼族6月节里的阿扎河歌舞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普思成则和她的老伴刘登品向笔者讲述当年的经历仍激动不已 ...
当代文学的绚丽百花园,是中华各民族的辛勤园丁共同开拓的。在群星般众多的当代文学家中,满族文学家也不乏其人。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是这支创作队伍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为当代满族文学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正红旗籍的满族作家老舍,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毕生劳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贡献了一件件匠心独运的艺术珍品。他的卓著建树,甚至使海内外大批读者,常常忽视其少数民族身份。 及至《正...
老舍与北京──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     105周年  北京  老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7
今天,我们以“老舍与北京”为主题,来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我觉得是颇有意义的。虽然几乎从打有了作家老舍起,人们就在议论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但是,这个话题好像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谈透。或者我们也可以说,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伸展,“老舍与北京”这个题目是很难彻底作完的。 老舍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愿在这里也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大家批评。在我看来,要讨论“老舍”与...
老舍继承了满族文化艺术雅俗共赏的传统。用精美高标但又不失广泛亲和力的艺术,来沟通文化位置上的两端受众人群,在满人文学创作者的心间,是个长期形成、不会轻易舍弃的原则。老舍既做到了置身于市民生活之中,用“平视”眼光去悉心观察和表现他们的生活现实,又能动地逸出这种生活及观念的规约局限,用高屋建瓴的“俯视”眼光,扫瞄那种生活文化以及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得与失——他既作了底层市民的亲密朋友,又作了对他们负有启蒙...
2007年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二)      研究综述  少数民族文学  2007年  区域文学  族别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6
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学语言上的文化气质差异、不同民族文学创作的比较、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发展情况、维汉双语合璧诗歌、清末民初京旗小说研究、20世纪初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科幻创作……话题的丰富给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带来许多了新鲜和富于原创活力的内容。      区域文学、...
杰出的现代作家老舍     舒庆春  老舍  现代作家  猫城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5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人,出身于正红旗满族。   他出生于清末“多事之秋”的戊戌年年底。家境贫寒。父亲舒永寿,是一名守卫京师皇城的正红旗护军甲兵①,1900年,在抗拒八国联军入侵首都的战役中,阵亡殉国。在城陷之后,侵略军疯狂抢劫城中的每条胡同,刚满一岁半的老舍,也险些丧生于强盗的刺刀之下。 ...
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设     民族文学关系  理论建设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4
中国文学研究界只有普遍具备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才能真正开辟有效协调国内多民族文学关系的健康局面,才能真正走上亲近与尊重国内各个兄弟民族文学的康庄道路。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意义包括:完善知识结构,补充历史书写,提升学术基点,丰富科学理念。需要从科学和政治两个层面,讲清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完成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学术理念的转化,此任务业已历史性地落在当代学人们的肩头。
关于被遮蔽与被误读的     满民族  被误读  被遮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4
20世纪前半期,对曾经在东亚版图上风光无限的满洲人来说,可谓是一场沧海桑田般的转折。不仅对他们的社会地位,连同对他们的舆论评价,均在瞬间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格式化。因为满洲人的社会性跌落直接换来的是对数千年古国封建时代的终止,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告捷,故而这场变迁的失势者们似乎有理由被推搡到最可耻最肮脏的去处。“革命”的结局是和平易帜,其直接对象清政权的上层人物,除丢掉了国家控制权及显赫的地位,大多...
贵族出身的“俗曲儿”作家鹤侣     作家  鹤侣  俗曲儿  贵族出身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4
满族在自己先民的口承文学时代,就养成了普遍喜好讲唱文学的嗜好。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在下层旗人中间,逐渐出现了一种与本民族旧式文学嗜好相吻合的娱乐形式──“子弟书”。子弟书是一种鼓曲艺术,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中间而得名。它通过演唱来娱人,表演时以三弦伴奏,一唱到底,句式以七言为主,加入衬字时也可以一句多达十数个字。作品一般都不长,大多是以传统文学作品的片断为内容来编写,例如著名的段子中,就有...
本文拟就阿库乌雾的彝文诗集《冬天的河流》,以文本的“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策略为解读线索,翻译其中部分诗节作文本凭据,为读者呈现这本越来越成为“天书”的诗集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品质和文化内涵,并尝试从时代背景、创作主体的创作心理历程、叙事范式的转型、文化思维模式的深层变迁等角度切入予以文化诗学上的阐释。
巴黎第七大学教授保尔·巴迪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老舍小说创作,探讨老舍独具的民族素质与其作品内蕴及社会生活的关系,对其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和若干经典作品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对巴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