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传播学 >>> 传播理论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传播理论相关记录725条 . 查询时间(1.781 秒)
威廉姆·托马斯和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合著的多卷本《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自1918到1921年陆续出版后,成为早期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它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以影响深远的社会解体范式区分原初群体的组织、社会解体和社会重组。本文认为,这一范式得以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是一战之后在波兰和美国展开的国族建设和犹太人的市民融合。本文通过三重比较以支持这一主旨。首先是《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与《旧世界特质的移植...
戈德堡教授在反思时下欧洲难民、美国移民以及由此引发的西方民主社会危机的现实背景下重读“芝加哥学派”社会学经典之作《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翻译此文,希望也可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界进一步了解该学派有所启迪。即这样的再阐释,可能提供了一个看待“芝加哥学派”的不同视角,展示了在当下的政治情境中重读、精读经典的论述路径,并显示了经典论著如何为我们批判当下的现实提供了理论资源和问题意识。
情不自禁的资本主义:理解“霸道总裁"     霸道总裁小说  壁咚  纯粹关系  共同性  残酷的乐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4
网络文学产业和在线阅读实践的蓬勃发展,以及网络文学在流行文化的跨媒体生产链上所处的前端位置都要求我们对其文本肌理、叙事机制和主体导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前提下,本文通过辩证地剖析“霸道总裁文”这一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类型,指出它如何通过情感至上的女性视角、“壁咚”情节、人设的反转以及“麻雀变凤凰”的大团圆结局在读者中催生“残酷的乐观”:令人乐观之处在于,其故事情节指向建立在自由和平等基础上的个体...
Although late-night talk shows are largely absent in Chinese television landscape, the genre has gained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viewers on Internet platforms. First, we draw from the concept of narra...
本文旨在通过“威廉斯——西尔弗斯通——媒介化研究”之欧陆媒介社会学研究理论史的回顾,展现“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与媒介研究的关联的可能性。除去引言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本文将探讨雷蒙德·威廉斯所开创的电视文化研究传统中蕴含的ANT研究视角;以此为契机,本文在第二部分进而转向西尔弗斯通的传播“驯服”研究,考察为何ANT与媒介研究“短暂邂逅”;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将考察欧陆“媒介化”研...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避讳”所包含的“信息回避”机制难以直接套用 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传播模型进行解释。本文提出,“讳文化”包含“沉默”这一特殊传 播机制,并分别从历时与共时维度进行了“符用论”解释:共时维度上,通过改进的格 雷马斯符号矩阵分析“讳文化”的“语言、书写、行为”诸文本形态,可知其共通表意 结构为“是-非似”(being & non-seeming);历时维度上,对“避讳”的“名-...
媒体接触不仅传递风险信息,还通过提供风险意义建构的工具和空间,形塑人们的风险接纳度。基于2014年和2018年在F省开展的PX项目相关调研,本文发现:(1)面对相似环境风险,公众的风险接纳度在不同时空中呈现差异化表现;(2)风险体验与风险接纳的关系并非直接相关,还受居住空间调整、补偿安置满意度等因素影响;(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接触强度对公众的风险接纳度呈相反影响。本文认为:对于大型技术类项目的建...
新宣传的历史溯源、概念重构与关系治理     新宣传  宣传观念  宣传概念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3
本文在对“新宣传”概念进行理论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新宣传”概念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认为宣传与传播、公关之间应该理清界限,才能明确宣传概念,而这是确保宣传正当化的概念基础。文章认为,新宣传在重构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对宣传主体的权力进行约束,对宣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制约并建立协商机制,最后通过强化宣传伦理和加强宣传启蒙的方式以保证宣传的正当化。
受限于视觉性的思维框架,以声音媒介及其使用为议题的传播研究倾向于关注社会情境中人对声音内容的接受过程,将具有空间性的声音压缩到平面世界来讨论,忽略了声音环境本身的形塑、声音的空间性以及它与人类感官的互动。而声音景观研究则从空间与听觉者的感官经验出发来考察声音环境,以及经由人的听觉方式(包括解读声音文化意义的能力和听觉的涉身倾向)而在内心形成的对此声音环境的印象。声景研究将声音视作一种直接跟身体感官...
交通不仅是工具性的运输手段,更是建构性的移动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形态甚至日常观念。本文通过对1980年至2010年上海轨交变迁的考察,理解城市轨道交通之于城市的建构性角色。研究发现,从地铁、高架铁路到磁悬浮,“第二次全球化”时代上海轨交的变迁构成了一种“传播”。从重构现代上海的象征,战胜自然的技术奇观与城市名片,引发市民维权意识与新社会运动的市政工程,有待改善的城市公共设施,到展示...
显现的实体抑或意义的空间:反思传播学的媒介观     实体  空间  媒介  传播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8
种种迹象表明,传播学关于什么是本学科视野中的“媒介”的理解含混不清。即使从最粗疏的区分来看,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显现的实体,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义的空间。主流传播学就将媒介理解为像媒介组织那样的功能性实体,所以它不仅经常研究非传播的问题,而且还对真正的传播研究视而不见。媒介实体化的后果,是传播学学科身份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如果在认识论上把媒介看作是一个意义汇集的空间,而在方法论上把媒介...
作为媒介仪式和戏剧表现的综合产物,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央视春晚小品借助戏剧化冲突的表现形式承担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文化使命,其所采用的叙事模型和策略始终在发生着微妙变化。从总体上来看,上世纪末的春晚小品中对负面问题的介入手法体现出了媒介仪式在阈限阶段的反结构特征,以及戏剧中对于神圣逻辑的消解;新世纪初的春晚小品倾向于在冲突与和解之间引入叙事化过渡,并且用社群性因素改造仪式中的个人因素;而近年的春...
计时器与背景板:媒介多任务在场的影响研究     场景  媒介多任务在场  情绪  连接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3
本文探讨了技术对于场景的分割,以及媒介多任务在场对于人们情绪的影响。行为具有绵延性,随着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媒介多任务在场已逐渐成为生活中非常典型而普遍的行为。对于技术与时间问题的结合,很多学者也都提出了担忧,比如媒介多任务所带来的紧张感、时空分割所带来的孤独感等。研究基于受众媒介接触调研的数据发现,媒介多任务在场可以显著预测情绪的变化,伴随地点与伴随成员状态是产生影响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
1930年代至1970年代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受众话语随着社会形态的嬗变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历史面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连环画读者被视为“大众”,这一话语又在“商业文化的底层消费者”和“具有革命潜力的待启蒙者”两个维度得到不同阐释;随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迁,连环画的“大众”话语被《讲话》所确立的“工农兵”文艺受众所取代,并且在“创作和思想改造的源泉”与“共产主义教育...
思想史视野下的新闻观念研究     观念史  思想史  新闻观念  方法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3
与“纯粹”的历史研究相比,思想史或观念史的研究更容易发现问题。西方形成了以“内在的或固有的观念史”观、“情(语)境论的研究”(contextualistapproach)的思想史观,以及试图综合内在与外在的“人与观念”(menandideas)的史观三种主流研究范式,而国内学者对新闻思想中的现代观念和报刊观念的研究也已取得重要开掘和成果。对于中国新闻观念的书写来说,具备跨学科意识、情境化理解、当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