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秦汉文学 魏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记录1599条 . 查询时间(5.105 秒)
《明代文学史料要略》为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性概述,涉及的文体包括诗文、小说、戏曲、词、散曲、辞赋、民歌、八股文等,同时对于各体文学相关的批评文献,以及与之相关的史籍、地理书、地方志、石刻史料、子部笔记、年谱与家谱、儒学文献、佛教文献、道教文献、艺术文献、民间文献、书目、索引、工具书以及数据库和在线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概说,以此为明代文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支撑。
粟品孝:文化接力:周敦颐文集编纂史略     宋代  理学开山  周敦颐  传统文献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4 雷速共建数据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中,宋代“理学开山”周敦颐(号濂溪先生,世称周子)的文集独具特色,包含了别集、专志和全书三大系列,是我国传统文献宝库中的珍贵个案,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周子文集编纂始于南宋,迭经元明清,并延至近现代,总计40多种。这一连绵不断、宛如奔流的编纂史,是一部接力守护和弘扬理学文化精髓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篇章。
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     江西省  汉代文化研究中心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14 雷速共建数据
中心简介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和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推进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工作的意见的函》文件指示,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于2021年8月4日在江西师范大学揭牌成立。
“随时通变”的当代意义     随时通变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6
“随时通变”是贯穿刘勰《文心雕龙》全书的基本思想之一。《文心雕龙·通变》云:“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刘勰这一主张将尊重“有常之体”与善用“变文之数”结合,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放眼当下,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时代任务之一,而如何努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
《全宋文》(图)     《全宋文》  断代文章总集  宋代文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3/21 雷速共建数据
《全宋文》,四川大学古籍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王兆鹏 马涛:辛弃疾的家世与家风     辛弃疾  清代  《稼轩先生年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4 雷速共建数据
辛弃疾的家世,历来不甚了然。清代嘉庆年间辛启泰撰《稼轩先生年谱》,曾据族谱述及辛弃疾五世世系;20世纪30年代,邓广铭著《辛稼轩年谱》,苦于找不到辛氏族谱,仅据辛氏《稼轩先生年谱》照录其世系。但济南辛氏五世世系,无法解释辛弃疾在《上梁文》里自称“稼轩居士,生长西北”“家本秦人真将种”。近阅清代康熙年间刊印的《菱湖辛氏宗谱》,豁然发现辛弃疾曾编撰《济南辛氏宗图》。依据宗图,方知辛弃疾所言不虚,并进而...
柳宗元文学教育思想中的师道观     柳宗元  文学教育思想  师道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6
以经典浸润人生,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色。因成人培养及科举考试的双重需要,中国古代教育重视阅读经典,旨在培养重道的实践性人才。如何指导阅读呢?这要经过一个逐步理解的浸润过程。在韩愈、柳宗元之前,中唐复古的风气逐渐形成了代群承传的进程,从萧颖士、李华到独孤及、梁肃,再到韩愈、柳宗元,逐渐形成了师承传统,文学教育传承在古文运动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诗序》的时代及作者新探     《诗序》  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7
自汉代以降,《诗序》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便聚讼纷纭,大致分为五类:春秋晚期孔子作、战国初期子夏作、西汉毛公作、东汉卫宏作、非一时一人之作。学术界一般认为,《诗序》非一时一人之作。出土文献的不断丰富,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新材料,兹对此再略作新探。
清代郡邑诗话历史脉络     清代  郡邑诗话  历史脉络  地方诗话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7
郡邑诗话,又称地方诗话、地域诗话或乡邦诗话,是一种专门条述简论特定区域诗人、诗作和诗事的类型化诗话。晚明郭子章的《豫章诗话》被认为是郡邑诗话的开山之作,但终明之世,嗣其响者仅有曹学俭的《蜀中诗话》,至有清一代,则蔚为大观。目前可见的清代郡邑诗话著作总数超过70种,涵括江南、岭南、闽台、湖湘、畿辅、山左、江右和滇南八个诗学区域。这些诗话文献绝大部分未经整理,学术界关注不多,本文拟对其历史发展及特色稍...
出经入文:古史辨派与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     古史辨派  诗经学  经学解构  文学再造  现代转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7
古史辨派对传统诗经学进行了全面质疑,并直接推动了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全面质疑并挑战传统学术话语的古史辨派试图祛除《诗经》的经学文本身份,消解其合法性与权威性,重新审查前代经说,尤其是在质疑孔子与六经关系的基础上,否定“孔子删诗”说。古史辨派试图弃经入文,重构具有现代色彩的诗经学,集中体现为以现代文学观念再造《诗经》,特别是以秉持民间立场的“歌谣说”最具代表性。古史辨派出经入文,对形塑中国现代诗经...
“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是依托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国家一级学会中华文学史料学会,整合河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等2个省部级和5个校级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组建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10月,经河南省教育厅社语处审核备案,河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由刘跃进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关爱和任主任,杨亮任执行主任。中心成员现有夏晓虹、孙克强、王...
以《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嘉靖建阳县志·书坊书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宝文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笠泽堂书目》为代表的明代各类书目,在承继传统目录学知识体系的同时,专置“小说(家)类”进行类别改良与作品归并的变革探索,呈现出既著录子部文言小说,亦著录《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通俗小说的新变。
东汉文学思想史     东汉文学思想  传统文化精神  文学创作  东汉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5 雷速共建数据
该成果希望能够系统、深入地描述东汉时期文学思想发展演进历史,从而明确东汉文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思想特征、演进趋向及其历史地位。
该成果在全面梳理《史记》文学资料和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史记》为什么能“越界”成为文学经典为问题,系统勾勒《史记》文学经典化历程,展现从汉代至当代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史记》文学的阐释和接受情况,并且探讨经典化背后的政治、文化等原因。通过对两千多年来中外《史记》文学阐释史、审美效果史、经典影响史的综合研究,本成果进一步认识了《史记》的文学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深化了《史记》及汉代文学研...
20世纪以来出土大量的简牍、帛书、碑刻、画像石等资料,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的研究和发展。王国维以此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拓展了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广被接受。该成果充分利用出土文献,结合传世文献,并以考古学、古文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文献学和文艺理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作更客观、更整体的关照,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