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天体物理学”相关记录2715条 . 查询时间(5.172 秒)
LAMOST简报-2023年第1期
样本优势 卫星数据 天体物理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9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
LAMOST简报-2022年第11期
早型星 双星统计 天体物理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彦君博士与合作者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在早型星双星统计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对886颗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的分析研究,该工作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统计学参考。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与天体物理学》(2022,Astronomy Astroph...
LAMOST简报-2022年第10期
郭守敬望远镜 高精度自行数据 银河系质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近日,由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斯温伯恩理工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海量光谱以及欧空局盖亚(Gaia)卫星的高精度自行数据,精确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约为5500亿倍太阳质量。该结果相比国际其它团队测量的平均值(约1万亿倍太阳质量)缩小了近一半,精度提高了近一倍。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20...
田恒次等-AM:嫦娥五号月海玄武岩成因——斜长石微量元素的证据(图)
嫦娥五号 月海 玄武岩成因 斜长石微量元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6
锦屏深地实验研究解决恒星中子源反应率分歧难题(图)
恒星中子源 锦屏深地实验 反应率分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利用嫦娥四号数据揭示太阳风与月面磁异常相互作用新特征(图)
嫦娥四号数据 太阳风 月面磁异常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22
LAMOST简报-2022年第6期
分辨光谱数据 特殊演化阶段 S型恒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近日,国家天文台陈静博士、罗阿理研究员、李荫碧副研究员及合作者利用LAMOST DR9中分辨光谱数据发现了606颗特殊演化阶段的S型恒星,这是自1984年以来一次性搜寻S型恒星数量最多的研究工作,在这之前,已发现的S型恒星约有1000余颗,该工作极大地扩充了S型恒星的样本,这为进一步研究恒星的演化以及慢中子俘获过程提供了极佳的资源。这也体现了LAMOST大样本光谱数据在证认特殊天体方面的优势。该成...
科研人员提出中微子火箭模型解释超高速脉冲星起源(图)
中微子 火箭模型 超高速脉冲星 起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3
科研人员成功研制高效率低本底中子探测阵列(图)
恒星中子源反应 低本底 中子探测阵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20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黑洞X射线双星中紫外/光学辐射起源研究中获进展(图)
黑洞X射线 双星 紫外/光学 辐射起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14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毕少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悉尼大学李亚光博士利用美国Kepler星震学数据,并结合LAMOST和APOGEE的光谱数据,首次发现了双星系统中部分物质已被转移的红巨星,它们比普通红巨星质量显著偏小。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从观测角度首次获取了质量偏小的红巨星,为研究双星性质及恒星演化等课题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自然.天文》上。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吕候军教授与国际合作组在伽玛暴前身星研究方面获得重要发现(图)
伽玛暴 近距离 长时标 前身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28
传统研究表明,长时标和短时标的伽玛射线暴分别来自大质量恒星的坍缩和双致密星的并合,但这一认识被一些观测事实所打破。2021年12月27日,空间高能卫星Swift和Fermi探测到一个近距离、长时标的伽玛暴(命名为GRB 211227A),广西大学天体物理团队利用LCOGT望远镜,联合西班牙BOOTES望远镜和云南丽江2.4米望远镜对其进行了后随跟踪观测,发现GRB 211227A爆发的位置离宿主星...
LAMOST简报-2022年第3期
巡天观测数据 恒星年龄信息 银河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北京时间3月24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茂盛博士和Hans-Walter Rix教授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空局天体测量卫星盖亚望远镜(Gaia)的巡天观测数据,研究人员获取了迄今最精确的大样本恒星年龄信息,按照时间序列清晰还原了银河系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形成演化图像,改写...
行星形成理论在Kepler和ALMA观测时代下的最新进展(图)
行星形成理论 Kepler空间望远镜 ALMA 天体物理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5/27
LAMOST简报-2022年第2期
贫金属星团 LAMOST光谱数据 金属丰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近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成果,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台NicolasMartin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个金属元素含量(金属丰度)极低的星流,其金属含量仅为太阳的2500分之一,它是迄今发现的金属丰度最低的球状星团瓦解留下的遗迹,该项工作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盖亚卫星(Gaia)、夏威夷的加法夏望远镜(CFHT)、双子座北望远镜(Gemini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