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秦汉文学 魏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记录5705条 . 查询时间(2.515 秒)
2021年9月,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文学院获立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其中,陈前瑞老师《汉语将来时表达的区域类型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博士后庄芸《北朝后期的高门重建与文学复兴研究》、武迪《晚清民国<红楼梦>铅石印本研究》获青年项目立项。
2021年9月27日,“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文学院分论坛之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振华楼316古代文学教研室举行。古代文学教研室陈水云教授、葛刚岩副教授、鲁小俊教授、谭新红教授、钟书林教授、汪超副教授及三位青年教师程磊博士、钟志辉博士、王启玮博士参加会议。会议围绕课堂教学方式及课程建设的现状与评价展开。
李世前,男,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陈婉莹,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澳门大学获得中国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经学,《韩诗外传》及诗经学,先秦两汉思想史。代表论文有:《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去就与时逢事异——《左传》用〈易〉自主性与春秋〈易〉之实用性》,《论〈韩诗外传〉关于“孝”的叙事》,《〈韩诗外传〉中的君臣关系》等,并参与整理点校多本古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自命题F1505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李利民,教授,湖北省写作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公开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独撰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李白、杜甫对日本江户诗坛之影响     李白  杜甫  日本江户  诗坛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24
与平安时代就被日本诗人推崇的白居易相比,日本诗人对于李白、杜甫的学习起步略晚,约始于五山文学初期。虎关师炼(1278—1346)在《济北诗话》中称“李、杜上才也”,开日本诗人学习李、杜之先河。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认为虎关言及李、杜之诗,虽深受宋人诗话影响,“但比之平安时代以后那种醉心白居易而轻视李白、杜甫的诗眼,甚为悬隔”。黑川洋一(1925—2004)《杜诗在日本》也以为虎关师炼深入研读杜诗并显示出...
五山文学是日本汉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汉诗创作以镰仓室町时代“五山十刹”的禅僧群体为主。以诗僧为主要创作群体的五山汉诗,与倡导“苦吟”、工于炼句的晚唐诗歌多有牵系,尤其随着五山后期社会动荡、禅林式微,诗僧心境与晚唐诗的衰飒习气亦相契合。景徐周麟(1440—1518),号宜竹、半隐,近江(滋贺县)人,著有《翰林葫芦集》十七卷。上村观光评价其集,在保存史料的丰富性上可与义堂周信(1325—1388)...
2021年8月21-22日,正值扬州与新冠疫情决战时期,扬州大学文学院召开了“学科交叉视域下的庄学研究与传播”网络学术研讨会。会议为期一天半,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50名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展开热烈讨论,线上旁听人数超过150人。开幕式上,副校长陈亚平教授向参会来宾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王定勇院长诚恳邀请有志的青年学者加盟扬州大学文学院。
漆永祥谈乾嘉考据学的得失     乾嘉考据学  漆永祥  乾嘉学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8/13
有清一代之学,乾嘉考据最具特色。然而,清末以来一直饱受批评,甚至曾为清亡背锅。最近几十年,学术界对于乾嘉考据学的看法有了变化。如何看待乾嘉考据学在学理上的得失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勾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漆永祥教授专治清代考据学,最新出版了《乾嘉考据学研究》(增订本)一书,在接受《上海书评》记者的采访中,漆永祥教授指出:我们对乾嘉考据学的研究,至少在资料占有上和学术研究...
俞平伯对《红楼梦》 研究的重要贡献     俞平伯  《红楼梦》  版本研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8/11
要谈一个人的学术贡献,首先应该看清在他之前的研究状况。俞平伯先生写作《红楼梦辨》之前,红学研究经历了4个时期,即带有浓重个人偏好的评点时期;程甲本印行之后,略微提及版本和本事,或对后四十回作者提出初步质疑的时期;认为书中多数人与事都有所影射的索隐时期;由胡适首次提出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自叙传、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的“新红学”时期。就是在这种作者家世基本上是传闻、版本研究不成系统的背景下,俞先生...
集部研究的范围及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文学史  集部  重要视角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8/11
近些年,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以集部为研究对象的趋势,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的立项,到“集部文献整理之经验与问题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再到以“集部”为主题的文献丛刊、古籍整理、学术专著及研究论文的出版发表,都预示着对集部的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从具体实践到理论提炼,集部成为拓展古代文学研究边界的重要视角。
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汉语  文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8/1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传统源远流长,遗产丰厚。无论创作、欣赏,还是批评、接受,诗歌一向都是中国文学长河的主流正脉。不学诗,无以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方式,诗性智慧渗透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是传统文化的鲜明象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民族。诗性语言,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彼此呼应,构成中国诗歌体用不二的整体。 
2021年8月1—3日,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上海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筹)承办,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协办的“2021年明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三届年会”在上海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学术期刊的16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与会。诗学中心副主任武道房应邀参加会议,并作...
西汉文学叙说     西汉  辞赋  文章  诗歌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24
西汉文学的时间断限是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5年。西汉文学的主要业绩表现在辞赋、文章、诗歌三个方面。辞赋作为一代之文学的代表,源于先秦,具有“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时代特色。汉代文章积极关注现实,对后代影响巨大。汉代诗歌,古朴典雅,体被文质,其中乐府诗的影响尤其久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