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诗歌文学 中国戏剧文学 中国小说文学 中国散文文学 中国各体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中国各体文学相关记录105条 . 查询时间(2.217 秒)
高波,男,汉族,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和“红色经典”研究。在《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读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突厥语大词典》中诗歌的比较研究(2010-2014)。主要论文有:《中国诗歌的现代嬗变》、《诗歌典范和诗歌期待》、《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冬夏对话”与维吾尔族诗歌的“论辩体”》、《平心而论样板戏》等...
王世贞首倡“四大奇书”说辨伪     王世贞  四大奇书  辨伪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3
“四大奇书”是小说领域中的一个常识性话题,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它们是长篇通俗小说的代表性著作。从当下读者和学界的认知来看,大多持王世贞首先提出了“四大奇书”之说,这主要源自李渔之论,他曾说道:“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
现存《吾炙集》未收王渔洋诗问题考辨     《吾炙集》  王渔洋诗  考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3
《吾炙集》为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所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由现传的版本可知,其选取诗人(除去重收的)有21家,诗作245首。有关此总集已有近代的徐兆玮(剑心)、张继良(南祴)、邓实、留玉以及当代的蒋寅、孙之梅、朱则杰、张晖等学者研究。他们或专门对《吾炙集》进行概述,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读各种文献,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段公案——即“《吾炙集》是否收王渔洋(士祯)诗”。此公案最早由王渔洋提起。王氏...
余祖坤,湖北监利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理事,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员,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中国古代诗学阐释的路径与学术价值     中国古代诗学  阐释路径  学术价值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3
阐释学是关于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西方学术界,并对哲学、历史学和文艺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有鉴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阐释学也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对“中国阐释学建构”的思考。实际上,中国古代有系统的阐释学方法,且历史十分悠久。古代的诸多文人和学者大多是通过“经典注释”的方式在前人观点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
《诗源辩体》文体学与思想史的双重价值     《诗源辩体》  文体学  思想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3
许学夷所著《诗源辩体》是明代诗学集大成著作。许学夷直接针对历代诗论与诗选状况,尤其是明代中后期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种种倾向而撰著,梳理西周至晚明各体诗之源流正变、消长盛衰,对影响诗歌源流演变各种因素的讨论,涉及时世、性情、声气、造诣、才力、作用、悟入、格调、境界等多个方面。《诗源辩体》继承了中国诗学自然天成、兴寄深微的美学趣味与儒家诗教注重美刺与讽谏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明代复古派诗学的审美理想与思想境界...
陈国平,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诗歌文学,讲授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诗学,现当代诗歌: 诗潮、流派与群落,中国现代诗鉴赏与写作,写作与沟通。
格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现为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教学、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代表作有《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隐身衣》和《望春风》等,其作品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侯体健,男,1982年生,湖南永兴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宋代文学与文献、古代文章学、中国诗歌史。2000年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2004年推免至复旦大学中文系先秦两汉文学方向学习,2007年1月提前攻博,随王水照先生治宋代文学,2009年12月完成论文答辩,2010年01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即进系工作并担任王水照先生学术助手,2012年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13年晋升副教授,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作家潘琦(图)     潘琦  仫佬族  中南民族学院研究员  广西文联主席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5/12
潘琦(1944~),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研究员。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主任,南宁地委、行署副书记及副专员,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宁地委书记,广西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西区党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第十四、十五大代表,广西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及常委,广西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广西文联主席、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
吴毅安,男,教授,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岗位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近十年主讲《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中国文化概论》、《基础休闲学》、《公关礼仪学》、《休闲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大学本科课程。
杜景华,笔名光之。红楼梦所研究员。北京市房山区官道乡刘丈村人,共产党员。1949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4年7月-1972年12月在中共中央联络部工作;1973年1月-1979年7月在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系工作,任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古代散文教学。1979年7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曾担任过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及《红楼梦学刊》副主编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
廖祥忠: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     古典诗词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9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古典诗词从文献与书本中走上荧屏,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走向大众,最近开播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便是其中代表。
2021年11月21日,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新书发布会在苏州南林饭店召开。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总主编汤哲声主持。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于毓蓝,副处长尚书,江苏凤凰出版社副总编戎文敏,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曹炜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作家协会,西北大学...
王开志,男,教授。1963年9月出生,四川沐川县人,无党派。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乐山师院中文系,教授。主要承担写作学及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散文。发表论文30余篇,小说散文若干,出版记实文学2部,参编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两次获乐山市人民政府“郭沫若文艺创作”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