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0.161 秒)
普米族创世史诗《帕米查哩》     普米族  创世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帕米查哩》,"帕米"为普米族的自称;"查哩"即唱历史、家史,题意为"普米唱的历史歌",流传于川滇交界的宁蒗县普米族聚居区。作品以严谨的结构、曲折生动的情节、奇丽引人的故事、优美畅达的语言,叙述了从日月形成、人类由来到普米民族源出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全诗长1000余行,分为八个章节。 一、采金光 ...
破解史诗说唱艺人记忆之迷     史诗说唱  说唱艺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蒙古民族有悠久的英雄史诗演唱传统。在流传至今的数量巨大的史诗文本中,可以见到许多相当古老的成分。但是,蒙古史诗理论建设的主要成就,有相当部分是由国外的学者完成的。这是我们很大的缺憾,也构成了我们发奋的动力。中国境内的蒙古史诗的存在状况,是大有特异之处的,能充分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深细的分析研究,提出有深度的理论思考,则会为国际性蒙古史诗研究,进而对整个史诗的研究,做出与我们的资源、条件和能...
纳西族创世史诗《崇般图》     创世史诗  纳西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史诗《崇搬图》,题译为"人类迁徙记",汉译本题为《创世纪》,又译为《人类迁徙记》、《人类的来历》、《古事记》等。汉译本全诗长2000余行。史诗在几乎所有的纳西族地区均有流传,包括西部方言区的丽江、中甸、维西和东部方言区的宁蒗永宁、盐源、木里等地。口诵经的本子与东巴经的本子内容基本相同,但也有细节上的差异。 一、开天辟地 ...
民族史诗的抢救与研究     民族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1979年,在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最近更名为民族文学研究所)筹建初期,抢救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动议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同年8月,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筹备组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呈送了“关于抢救史诗《格萨尔》的报告”。这份报告阐述了史诗《格萨尔》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抢救该史诗的重要意义,回顾了自1958年以来发掘这一史诗及该史诗...
蒙古语族人民的英雄史诗比较研究     英雄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除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格斯尔》外,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三国蒙古语族人民的其他中小型英雄史诗还有300部以上。本课题对这三国史诗进行分门别类深入细微地比较分析,指出各类英雄史诗的异同及其原因,深入探讨史诗的起源、发展和变异等问题。
蒙古口传史诗诗     口传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探讨和归纳蒙古口传史诗的诗学法则。它主要包括七个专题:1、口传史诗的文本问题;2、蒙古口传史诗是多层面的民俗文化事象;3、史诗遵循二元对立法则构造形象体系;4、复诵或是即兴演唱;5、母题问题;6、诗学技巧;7、史诗田野作业。 【最终成果提要】 ...
口传《格斯尔》史诗研究     格斯尔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英雄史诗《格斯尔》是一部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广泛流传在蒙古民间的伟大作品。口头传承具有不可二次重复的属性,因而口承《格斯尔》在内容、风格、区域特色等方面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存在形态。本课题以史诗的演唱主体—艺人为核心,围绕其说唱内容和说唱环境、生存历史、师承关系等层层解析,步步深入。分析口承《格斯尔》历史与现实的三种存在形态(信仰、文学、“历史”)勾勒出我国《格斯尔》口头传承的总体面貌。挖掘其文艺学、文化...
口承与书写:彝族史诗与族群叙事传统     彝族史诗  族群叙事传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鉴于强调将每一部经籍史诗及其口头表演置于本土的文化语境中去加以研究的重要性,本项目拟以诺苏经籍史诗《勒俄特依》为具体的研究个案,勾联川、滇、黔、各彝族支系共享的族群叙事传统与民族认同。立足于学者观的交接,重点探究口传史诗的经籍化与经籍化的口头史诗,口头叙事传统与仪式传演的内在关联,地方知识与本土观念中的“史诗”及其类型,口承性(orality)与书写性(literacy)之间的分界与交融(这也是国...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彝族史诗“勒俄”(hnewo)的口头演述除了在毕摩的宗教仪式中可以得到“片段式”(the rhapsody)的观察之外,作为口头民俗事象则在婚丧嫁娶仪礼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彰显。换言之,史诗在民间的口头传播和接受,大多通过婚礼和葬礼中的“克智”(kenre)论辩得以世代承传。与此同时,“勒俄”作为凉山最为古老的叙事艺术,也与其它口头文类有着极为密切的...
拉祜族迁徙史诗《根古》     迁徙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这部迁徙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澜沧县的拉祜族民间。"竹子一节一节长,古根一段一段唱",歌者以"白头老人"的身份向人们传唱本民族的"根古",旨在"代代传下去",让后人铭记民族的历史。全诗长约800余行,除歌头外,由七章组成,每章的章题均为拉祜人族体迁徙史上的重要地名。 一、北氐南氐可 ...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创世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牡帕密帕》广泛流传在云南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等地的拉祜族民间,由〈造天造地〉、〈两兄妹打猎〉和〈寻找肥沃的土地〉三部分组成。新近又出版了这部史诗的另一版本,由以下十七章组成:"造天造地"、"造太阳月亮"、"分季节"、"造湖水海水"、"造万物"、"种葫芦"、"扎笛和娜笛"、"第一代人"、"取火"、"打猎分族"、"造农具"、"盖房子"、"农耕生产"、"过年过节"、"种棉花"、"结亲缘"、"药"。...
窥视千年史诗的一扇窗户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英雄史诗《格萨尔》现已整理的文字有数千万,共100多万诗行。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和《格萨尔》文字数量的极其庞大,一般读者只能仰慕这座民族史诗的丰碑,而很难登堂入室,窥其全貌。新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著作《雪域雄狮格萨尔》,将数千万文字、100多万诗行的格萨尔史诗浓缩在30余万字的小说中,基本完整地把《格萨尔》的全貌简要地勾勒出来并呈现给读者。   小说《雪域雄狮格萨尔》在对《格萨尔》重新编写的过程...
苦聪人创世史诗《创世歌》     创世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流传在云南省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期的苦聪人中的创世史诗《创世歌》,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对洪水泛滥后人类再生的描述,以及对民族形成、人类生产劳动的解释等,是别具一格的,体现出早期创世史诗的特征。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造天造地 ...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     英雄史诗  《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是我国民间三大史诗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奇葩。《玛纳斯》既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第一部的名称和第一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史诗包容了柯尔克孜族古代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千百年来的口耳相传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融入这部史诗之中,使它成为柯尔克孜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美学、军事...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艾尔托西吐克》     英雄史诗  柯尔克孜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5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广泛流传于在柯尔克族孜族民间。长诗有各种流传本。但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大同小异,差别不大。在英雄史诗《玛纳斯》的不同变体中,曾多次出现过英雄托西吐克的名字和其活动的片断。因此,不能排除《艾尔托西吐克》最初是从《玛纳斯》中有关艾尔托西吐克的故事片断分离出来,并逐步发展为独立的英雄叙事诗的可能性。 《艾尔托西吐克》主要内容是:相传古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