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森林土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森林土壤学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3.844 秒)
石媛媛,女,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专业,现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林业土壤信息化、森林土壤大数据挖掘研究工作。工作期间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
唐健,男,汉族,1980年2月出生,广西桂林人,中共党员,农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7月毕业于广西大学园艺系本科,2009年获广西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受聘广西湿地保护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现代农业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专家,广西大学林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曹继钊,男,1972年4月生,汉族,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2010年至今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森林土壤肥料研究团队首席专家,2016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和广西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优良用材林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及《林业...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全球碳循环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埋藏特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河口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2024年8月17日,第五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武汉召开,同时发布了2023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氮沉降减缓热带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时间格局及机理”(完成人:郑棉海,莫江明,张炜)入选。
吴立潮,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二级),林学院林学一级学科“南方丘岗山地水土保持与地力维护”方向带头人;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国家林草局泡桐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长沙)副主任;湖南省油茶协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
近日,研究生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沈农大研究〔2021〕29号),经个人申报、校外盲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学校专家小组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2篇。我院4名博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专业学位...
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土壤采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森林土壤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架、挡板、横杆,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挡板槽,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挡板通过连接块与挡板槽的配合对称垂直固定卡接在支撑架上。该适用于森林土壤采样装置,通过采集钻头刀头的设计,取样钻头能够切断树根、草根等物,使采取的土壤样品更接近森林等土壤的原始形态,通过套筒、套杆以及取样管管壁的通气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保理念设计的土壤盐碱化检测及防治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使用工具采集样本;S2:将样品风干后研磨过2mm筛孔的筛子,并将土保存待测;S3:量取50毫升CO2蒸水将土加入烧杯中;S4:用搅拌器搅拌约1一3分钟,静置半小时左右,澄清;S5:再使用酸度计,对土壤盐碱度进行检测;S6:开挖排水沟,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通过引用地下水对盐碱地进行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
2024年5月14日,亚林所承担的“基于虫粪的树木/木材钻蛀性害虫无损精准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等4项浙江省基础公益项目进行了验收。亚林所相关领导及科研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省级医院管理中心等单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综合评议后一致同意4个项目通过验收。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其凋落物残体的输入和降解对林龄增加的响应影响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但植物和微生物残体随林龄增加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晰。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杉木人工林经营中,近自然改造作为应对单一人工林可能带来的土壤肥力下降和森林生产力瓶颈的策略备受关注。该改造方法主要通过引入针阔混交林来全面提升土壤质量和森林生产力。细菌和真菌在土壤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调节土壤养分循环。引入针阔混交林不仅能改善土壤肥力,还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养分的循环和利用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对近自然改造的响应,以全面了解土壤微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荒山造林土壤营养增养防流失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内边缘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上端卡接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多个蛭石,通过安装壳体,在壳体内方盒子多个蛭石,在外壳体的四周侧壁和内壳体的四周侧壁均设有多个通孔,使多个蛭石外露,利用多个蛭石锁住土壤中的营养,在壳...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由老龄树死亡或人为砍伐,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局域尺度上的研究表明林窗发生影响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森林演替和更新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在全球尺度上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间土壤碳和养分含量对林窗发生的响应是否一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4年1月7日,山东林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旱薄山区林地抗旱促生改土产品创制与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