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C4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398 秒)
一种采用流化床工艺将含烯烃的C4以上混合烃类原料转化为丙烯和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将含20重量%-100重量%的烯烃的C4以上混合烃类原料与含有SiO2/Al2O3摩尔比为20-50的ZSM-5分子筛的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秒-100秒,并且反应接触时间为0.2秒-5秒,从而得到含有丙烯和C6-C9芳烃主产物以及乙烯副产物的流出物,其中丙烯以原料...
一种采用流化床工艺将含烯烃的C4以上混合烃类原料转化为丙烯和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将含20重量%-100重量%的烯烃的C4以上混合烃类原料与含有SiO2/Al2O3摩尔比为20-50的ZSM-5分子筛的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秒-100秒,并且反应接触时间为0.2秒-5秒,从而得到含有丙烯和C6-C9芳烃主产物以及乙烯副产物的流出物,其中丙烯以原料...
2023年10月23日,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鹏研究组题为“Regulatory NADH dehydrogenase-like complex optimizes C4 photosynthetic carbon flow and cellular redox in maiz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NDH复合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梅研究组联合焦远年研究组等发布了马齿苋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并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深入探讨了马齿苋基因组中整合C4和CAM光合途径的分子基础及其起源进化的过程。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马齿苋在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化后经历了两次全基因组加倍(WGD)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C4和CAM途径中关键酶或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如热休克因子A(HsfA)通...
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进行C3光合作用,在高温、高光照和干旱条件下,光呼吸显著降低光合速率。为了降低光呼吸的影响,高等植物进化出C4和景天酸代谢(CAM)途径两种高效的碳浓缩机制。C4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约是C3植物的2倍,同时具有更高的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而CAM植物则往往是极其耐旱,且生长缓慢。少数C4植物能够在夜间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生类似CAM途径的光合模式。马齿苋(Portulac...
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5%,但对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贡献仅为6.4%,对碳储量的贡献仅为8.9%。因此,传统观点认为干旱区生态系统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贡献有限。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干旱区草地和灌木等典型生态系统表现出弱或中度的碳汇能力,但碳源/汇格局在不同物种、气象和水文条件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植被建设,这一举措明显提升了生态系统碳...
2023年5月1日,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研究发现GRAS家族转录因子OsSHR1/2通过影响生长素分布来调控水稻小脉发生与分化的分子途径,为在C3水稻中有效组装C4解剖学结构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2023年3月13日,国际综合性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全球和行星变化》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Expansion of C4 plants in South China and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monsoon since 35 Ma: Black ca...
距今一万年以来,中国、西亚、中美洲、南美安第斯山、东南亚、埃塞俄比亚等地区的现代人群共同开启了人类对自然动植物驯化的宏伟篇章,这一过程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文化以及社会组织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进化层面上讲,人类不仅拥有了灭绝物种的能力(晚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而且拥有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物种的能力,并很快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农业起源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对于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博士研究生韩世娟在黄文敏副研究员、李伟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了龙舌草叶片的解剖结构,发现其结构简单不具有花环结构,仅由上下表皮细胞和两层左右的叶肉细胞组成,并且中间存在大量的气腔。龙舌草的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里面都有叶绿体的存在,低碳驯化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形状近圆形,含有大量的淀粉粒,但是表皮细胞里的叶绿体呈纺锤状含有较少的淀粉...
C3-C4中间型植物一直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与C3植物相比,C3-C4中间型植物在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上具有很多中间型的性状,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C4植物的进化以及光呼吸减少的机制。
Th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 d13C) of C3/C4 mixed grassland is reflected in the d13C of diet, hair or faeces of grazers, if 13C discrimination (13 D) between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these tissues...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具体的研究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变幅相对有限,且经常协同变化,因此从更广阔的空间尺度来对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或许可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对全球末次冰期以来的C3/C4...
晚新生代陆地植被生态系统曾经发生过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即晚中新世耐高温干旱的C4植物的扩张。这一事件在中低纬度的海陆沉积记录中都有发现,但影响其扩张的关键气候因素还不是很清楚。亚洲内陆干旱区由于纬度较高,温度偏低,致使现代C4植物很不发育。然而,这一地区被认为是地球晚新生代C4植物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至于该地区C4植物在晚新生代是如何演化的尚无研究报道。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孙继敏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选择了黄土高原南部的渭南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和碳酸盐碳同位素为分析手段,重建了2.6 Ma以来高分辨率有机质碳同位素及其C4植物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C4植物分别在1.6 Ma 和0.43 Ma发生两次显著扩张,其中尤以与中布容事件(Mid-brunhes event)相当的第二次扩张最为显著 (见附图)。他们提出了上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