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 石墨烯”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构筑出基于纳米石墨烯的自旋-1/2反铁磁海森堡链(图)
纳米 电子 量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3/24
石墨烯纳米结构中未配对的p电子产生的π磁性具有弱自旋轨道耦合、长自旋相干时间和相干长度等特点,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原子级精准设计调控纳米石墨烯链中自旋耦合的强度和方式,能够实现多种磁基态构筑。通常,纳米石墨烯的π磁性通过锯齿型边界等非凯库勒结构产生,其反应活性高,合成难度大。2021年,基于三角烯的自旋-1反铁磁链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方法合成。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构筑单元及...
垂直电场下扭转双层石墨烯光学吸收性质的理论研究
光学吸收 双层石墨烯 扭转角度 外加电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8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光机所在转角双层石墨烯产生超快光电流方面取得进展(图)
上海光机所 双层石墨烯 超快光电流 激光物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2/22
2022年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在激光控制转角双层石墨烯产生超快光电流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B上。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基于红外陶瓷/石墨烯的智能化艾灸理疗康复设备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红外陶瓷/石墨烯 智能化 艾灸理疗康复设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0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电子材料与探测技术团队在石墨烯的光学性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石墨烯 光学性质 拉曼光谱 椭圆偏振光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1/24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备受关注,其光学性质对于光电器件的设计以及性能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层数不同和衬底不同的石墨烯样品,其光学行为有较大差异。另外,光电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了解温度对石墨烯光学性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椭圆偏振光谱等检测手段,对不同衬底以及层数(Si衬底单层、Si衬底双层、SiO2/Si衬底单层、SiO2/Si衬底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基于强磁场调控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取得新进展(图)
强磁场;石墨烯量子点;二维纳米材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2/1
石墨烯量子点(GQDs)是一种小尺寸的二维纳米材料。近年来,因其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荧光可调性,以及易被肾脏清除等特点,在癌症诊疗一体化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现有应用于光热治疗的GQDs的光学吸收主要集中于近红外一区。然而,皮肤和组织的吸收以及散射使得近红外一区的激光穿透深度和到达目标区域光强度大打折扣。现有调整GQDs光学吸收的手段(掺杂、钝化、以及其他表面后处理)很难...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全太阳光谱增强的三维石墨烯强化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净水技术”在沪皖成功示范(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全太阳 光谱增强 三维石墨烯 黑色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氧化净水技术 沪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6/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科研团队历经7年攻关,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该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特殊材料混合而成,太阳光照射2周内,可较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部分成果今年初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已在上海、安徽等地成功示范。该技术的治污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作为关键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传导网络,实现集污染物的高效吸附与可见光响应...

石墨烯非线性光学研究获进展(图)
石墨烯 非线性光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5/28
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吴施伟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郭春雷中美联合光子实验室副研究员程晋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长淦、北京大学研究员刘开辉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J. E. Sipe,利用离子凝胶技术(ion-gel)实现了石墨烯中三阶非线性和四波混频非线性光学现象的电学调控和增强效应,并通过理论推导揭示其内在的物理机制,研究成果以Gate-tunable third-...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吴施伟课题组在石墨烯三阶非线性效应的电学调控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图)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吴施伟 课题组 石墨烯 三阶非线性效应 电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6/12
近日,物理学系教授吴施伟课题组实现石墨烯中三阶非线性效应的电学调控并揭示其机理。伦敦时间5月21日,研究成果以《石墨烯中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电学调控》(Gate-tunabl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massless Dirac fermions in graphene)为题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
石墨烯纳米带首次可控稳定发光
石墨烯纳米 可控稳定发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1/12
意大利和法国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实验观察到7个原子宽的石墨烯纳米带的高强度发光现象,强度与碳纳米管制成的发光器件相当,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改变颜色。这一重大发现有望极大地促进石墨烯光源的发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还原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光还原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 取得新进展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4/6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利用紫外光还原氧化石墨烯技术,一步法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石墨烯图案化微电极的构筑,批量化制备出不同构型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DOI:10.1021/acsnano.7b01390)上。
清华大学制成可调色石墨烯LED 颜色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
清华大学 石墨烯 见光光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8/11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教授任天令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从两种不同形式的石墨烯中制作出了新型发光材料,第一次在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发光系统中证明,仅用一个LED就可调整出不同颜色的光,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的所有颜色。
激光新技术使石墨烯工业化成为可能
激光 石墨烯工业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8/10
西班牙AIMEN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展示了使用超高速激光加工石墨烯材料的新技术,它使得大规模加工生产石墨烯成为可能。有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其工业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个快速、可靠、低功耗通信和信息处理的新时代。但目前有两大问题阻碍了石墨烯产品的广泛应用:首先,工业生产中没有成熟的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石墨烯;其次,用于硅基处理的传统固态技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在多层石墨烯片中发现了光致发声现象(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多层石墨烯片 光致发声现象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6/26
光与凝聚态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丰富多彩,相干性的产生与调控是特色之一,它的物理本质是将光的相干性传递给凝聚态物质。光致发声是把光照射到凝聚态物质上,从而产生声波。这一研究领域因几年前利用碳纳米管薄膜通过电致发声制备出扬声器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光致发声效应在一般材料中很弱,很少在实验中观测到;要在光致发声中实现相干调控,则更加困难,此前实验上还没能做到。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多层石墨烯边界的拉曼光谱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石墨烯 光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3/10
单层石墨烯(SLG)因为其近弹道输运和高迁移率等独特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每个SLG样品都存在边界,且SLG与边界相关的物理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其边界的取向。在本征SLG边界的拉曼光谱中能观察到一阶声子模-D模,而在远离边界的位置却观察不到。研究发现边界对D模的贡献存在一临界距离hc,约为3.5纳米。但D模的倍频模-2D模在本征SLG边界和远离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