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应用化学 DNA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73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梁好均(已故)教授课题组的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等人模仿自然界中分子的复制和组装过程,利用可编程DNA催组装网络调控纳米粒子组装路径,构建了一种可实现纳米粒子自复制与超晶格精准构筑的自复制系统。相关成果以“Programming of Supercrystals Using Replicable DNA-Functionalized C...
DNA水凝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和发展     DNA水凝胶  生物传感  智能水凝胶  特异性识别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31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信息传递、分子识别、可编辑等。DNA水凝胶同时具有DNA分子和水凝胶材料的优势,并且可以引入其他纳米材料获得多功能杂化水凝胶。相比于传统水凝胶,DN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特异识别能力以及可以按需设计的性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本文围绕DNA水凝胶的合成、响应机制以及在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按照不同的合成方法可分为线性DNA链...
偶氮苯修饰的DNA对引物延伸的光调控     核酸  偶氮苯  光调控  引物延伸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9/4/18
研究偶氮苯单元修饰在核酸上控制引物延伸的行为。系统地筛选5、6、7和8个碱基的保护链通过4,4'-二羟甲基偶氮苯连接的25 mer DNA模板,并研究其在紫外光照前后调控的引物延伸效率。结果表明,具有7个保护碱基的C3对Pri.15和6个碱基短链的C2对Pri.17都具有较好的光调控延伸效果。其中C3,在Vent酶作用下紫外光照后引物延伸效率增加1倍以上。而C2,尽管紫外光照前增加了引物延伸的背景...
近日,聂舟教授课题组在细胞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DNA-mediated Chemically Induced Dimerization (D-CID) Nanodevice for Nongenetic Engineering of Receptor to Control Cell Behavior”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
DNA水凝胶用于活细胞三维打印     DNA水凝胶  活细胞  打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3/5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团队在DNA水凝胶三维打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并于近日被《自然》杂志以研究亮点形式进行了报道。  水凝胶具有高含水量和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的特点,是三维组织打印和人工器官制备的首选基材,因此成为化学、材料和生命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力学强度、通透性等一直是研究中的挑战性问题。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NA in the sub-persistence-length (lP ≈150 base pairs) regime are vital to many of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 but not well understood. Rec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is r...
We report a study of DNA deformations using a coarsegrained mechanical model and quantitatively interpret the allosteric effects in protein−DNA binding affinity. A recent single-molecule study (...
配体通过靶向特殊基因,进而调节该基因所参与的生物学功能一直是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 当前,金属配合物对DNA的结构识别以及功能调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金属配合物能够有效地识别DNA的二级结构并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最近研究发现,一些具有纳米尺度的金属超分子配合物能够特异性识别DNA并表现出特殊的生物学效应. 本文总结了纳米尺度金属超分子配合物对不同DNA二级结构的...
合成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缩2-吡啶甲醛席夫碱铜配合物[C10H14CuN2O3]Cl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测试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电子吸收光谱、热变性和粘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相互作用。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SH-ssDNA在纳米金薄膜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杂交和取向进行了系统表征。 探讨了SH-ssDNA的组装时间、浓度和链长对其自组装的影响,自组装15 h时电荷传递电阻Rct最大,表面覆盖率最高;研究了SH-ssDNA的浓度、链长以及与互补DNA的杂交方式对杂交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随着单链浓度的增加,杂交后Rct的变化值逐渐降低,当SH-ssDNA为5 μmol/L时Rct...
DNA对Ru(bpy)2(dppx)2+-SDS体系共振光散射的猝灭作用及其应用     Ru(bpy)2(dppx)2+  SDS  DNA  共振光散射  猝灭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0/8/30
研究了Ru(bpy)2(dppx)2+-SDS-DNA(bpy=2,2′-联吡啶,dppx=7,8-二甲基-吡啶并[3,2-a:2′,3′-c]吩嗪)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结果表明,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预胶束聚集体存在下,Ru(bpy)2(dppx)2+-SDS体系具有很强的共振光散射,DNA的加入使其共振散射光猝灭。探讨了反应机理。基于DNA对Ru(bpy)2(dppx)2...
在微波辐射和无催化剂条件下,由吡啶-2,6-二甲酸与乙二胺反应合成了2,6-二(2′-咪唑啉-2′-基)吡啶,并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熔点分析测试技术对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物比及微波辐射功率。 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反应产物和副产物的比例有明显影响,最佳溶剂为乙二醇,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摩尔比1∶2.7,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65 min,温度130...
以启动子探针质粒pKK232-8为载体, 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了源自盐生盐杆菌R1染色体的RM13 DNA片段在大肠杆菌HB101中的真细菌启动子功能, 该启动子RM13 DNA片段的大小为1000bp(碱基对), 它能启动探针质粒pKK232-8上的氯霉素乙酰水解酶基因(即:氯霉素抗性基因Cmr), 氯霉素抗性水平可达到150 mg•L-1, 抗性水平较高, 启动活性较大.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了一种将DNA染料(EMA)结合PCR的新分析方法, 用于有效检测区分植物病原细菌死活细胞. 结果表明, 当用2.0 mg/L或更高浓度的EMA渗透处理含有106 cfu/mL的死细胞菌悬液后再曝光处理10 min, 其PCR结果呈阴性, 而未经过EMA渗透处理的对应样品PCR结果呈阳性; EMA渗透处理含有适当数量病菌活细胞的种子浸泡液后, 更有助于特异性检测混合体系中靶标菌活细胞. 分析认...
用从头计算法在MP2/6-311+G(d,p)水平上对3,5-二甲基-亚硝基哌嗪(DMNP)及其类似物经代谢生成DNA烷化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N’原子上取代基的变化对DMNP代谢物生成α-位和γ-位两个烷化中心的影响, 解释了两个烷化中心的生成活性与化合物的致癌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α-位和γ-位代谢物越容易生成活泼亲电中间体, 其母体化合物的致癌活性越高. 但如果有一个烷化中心丧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