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工程 原位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本发明公开一种蛋白质原位酶切的处理方法,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带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固定在生化样品原位处理装置上,所述生化样品原位处理装置包括有磁铁,磁铁的磁力线垂直穿过所述载玻片;将可键合蛋白的磁性微球喷洒到组织切片表面,室温孵育;利用70%乙醇清洗组织切片1?2次,然后利用96%乙醇清洗组织切片15s,真空干燥;将蛋白酶溶液喷洒到组织切片表面,充分原位酶切后真空干燥。该方法适用...
蛋白质从最初的合成、功能发挥至最后被降解,其动态性对于细胞生命的各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蛋白质的折叠、识别、别构和酶催化都与蛋白质的构象动态性有关。但是细胞内蛋白质构象动态性的研究很少,复杂的细胞环境是否影响蛋白质构象动态性是一个重要且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利:蛋白质原位表达芯片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用于原位X-射线衍射的蛋白质复合育晶盒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类用于DNA原位杂交荧光检测(FISH)技术的生物试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对复杂的细胞代谢进行重编程需要对多个基因同时进行表达调控。目前最常用的基因表达调控方法是在离位(ex-situ)构建启动子或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的质粒文库,转化进入细胞进行筛选,但是该方法严重受限于克隆效率和转化效率,难以实现多基因同时的表达调控。MAGE技术可在染色体原位(in-situ)产生遗传多样性,从而同时调节多个基因的表达。但是,MAGE技术仍依赖于单链DNA文库的高效转化和与染色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纳米生物效应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密切合作,在纳米颗粒表面软蛋白冠原位动态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Analysis of Nanoparticle Soft Corona and Dynamic Evolution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5389.
在液体活检的研究中,基于表面上皮标志物(EpCAM和CK)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策略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CTC中的肿瘤相关miRNA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具有成为肿瘤表征和鉴定标志物的潜力。目前,高通量地针对单个CTC在活细胞水平开展原位分析,并进一步实现多个miRNA的同步分析,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然而,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因结构可控、...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猛研究员带领的高通量编辑与筛选平台实验室与郑平研究员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合作,利用CRISPR引导的碱基编辑技术开发了不需要外源DNA模板、不依赖重组即可在染色体原位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多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并命名为BETTER(Base Editor-Targeted and Template-free Expression Regulation)。BET...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只有不到2%的蛋白质编码序列,而剩余98%为非编码核酸序列。这些非编码序列可能有功能,也可能仅仅是副产物,曾被称为“垃圾DNA”或者“暗物质”。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序列经过广泛转录后生成的大量非编码RNA在个体生命中起着重要的生理调控功能。非编码RNA有着怎样的结构?如何发挥功能?认识这些,对于理解生命健康过程至关重要。
在活细胞等复杂的生命体系中原位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往在活细胞内开展的蛋白质原位研究只能在某些特定蛋白家族中应用,如何进一步发展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蛋白家族的原位研究方法一直是困扰众多生物学家的科学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机器的活细胞标记与在体调控”项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陈鹏教授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在活体内瞬时激活...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蛋白质瞬时原位激活新技术     科学家  蛋白质  原位  激活新技术  活体细胞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9/5/24
2019年5月8日,北京大学陈鹏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在活体细胞或动物内瞬时激活蛋白质的普适性新技术,具体成果以长文形式在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Time-resolved protein activation by proximal decaging in living systems文章。
2018年9月7-8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动态、原位结构的整合方法学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召开。项目责任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高友鹤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亦学研究员,项目组专家张玉奎院士等、武汉物数所刘买利所长以及项目学术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进行rDNA 在椭圆悬钩子、红毛悬钩子和栽秧泡 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及3 个物种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 个物种均具有1 对45S rDNA 位点,位于染 色体短臂端部;椭圆悬钩子和红毛悬钩子的1 对5S rDNA位点位于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处,栽秧泡的1 对5S rDNA 位于染色体短臂端部。基因组原位杂交表明,椭圆悬钩子与红毛悬钩子之间共有的重复序列 ...
摘要用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的大麦Betzes基因组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中国春总DNA作封阻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 in situ hybridiz ation,简称GISH),从13株小麦-大麦杂交后代中鉴定出2个含有3条大麦B etzes2H染色体的材料(2n=43);2个2H单体异代换系(2n=42);7个2H二体异代换系(2n=42)。用已定位在小麦第2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