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 药”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687 秒)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吴畏,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能够预测抗抑郁药治疗疗效的脑电生物标记物,并在多套独立临床脑电数据集上对该脑电生物标记物进行了验证。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但其疗效不够理想,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社会负担。其部分原因是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临床...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智能中医系统实现5G网络远程医疗诊断(图)
上海中医药大学 智能中医系统 5G网络远程 医疗诊断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9/4/29
2019年4月13日,“5G时代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理想20周年科技论坛”活动在中国电信信息园区举办。我校与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会上展示了“5G+智慧医疗”的医疗服务场景——居民在社区医院,甚至在家就可以享受专家级的医疗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家张旭,上海市浦东新区常委会常务副区长姬兆亮,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邵志清及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复旦、同济、交大、华理等知...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学院硕士生导师谌晓曦副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学院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生物化工 制药工程研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6/23
谌晓曦,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学院。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获博士学位。主持两项省自然基金,两项目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一项目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项省测试基金。参与一项国家自然基金。已发表文章10篇,其中三篇SCI收录。目前指导一位硕士研究生。目前能够动用的科研经费17万元。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潘挺睿教授(图)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 硕士生导师 睿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 生物医药 纳米工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6/17
潘挺睿:电子工程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副教授,创建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期创立了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计划并兼任主任。主要集中于研发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芯片实验室系统、非传统微纳流体、生物微纳制造与加工、多功能纳米界面材料和仿生表面的传感控制。最近五年,作为项目第一/主要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立卫生院NI...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卓玉教授(图)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生导师 教授 生物分子医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6/11
GC测定安立生坦原料药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
顶空进样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有机溶剂残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4/10/27
建立测定安立生坦原料药中可能残留的6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 毛细管柱(30.0 m×0.53 mm,3.00 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300 ℃;载气为高纯氮气,恒压模式,压力2 psi;柱温为升温程序,50 ℃保持10 min,...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在新药及制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制药研究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5/9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是在 2 0世纪 5 0年代末到 6 0年代初进入我国 ,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物理、化学、地质、材料、药学等学科。虽然美国 70年代已经将该种分析技术应用于化学药物的检测 ,但我国则是在 2 0世纪末才将该技术列入新药和药典的部分检测项目中 ,本文目的是帮助药学同仁了解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应用领域和主要功能
流式细胞技术(FCM)在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耐药逆转研究中的应用
乳腺癌 流式细胞技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5/6
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ADR)经不同逆转方法作用后,对耐药逆转结果进行检测,寻找最佳逆转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MCF-7及经不同逆转剂作用后MCF-7/ADR进行检测。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P-170表达:MCF-7为11.4%,MCF-7/ADR为99.2%,不同逆转剂作用细胞后各实验组P-170表达均大幅度下降。经PI染色后,不同逆转剂逆转MCD-7/ADR的细胞周期无明...
基因芯片在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白念珠菌 耐药相关基因 寡核苷酸 序列分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4/29
近年来,临床上白念珠菌耐药现象日趋增多,利用基因芯片来绘制基因表达图谱是目前研究白念珠菌耐药基因最常用的手段。通过基因芯片对菌株在不同药物处理或经不同途径产生耐药表型后大量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可用来寻找耐药相关基因,并阐明其功能,更有助于多基因协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