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特色库 1982”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128 秒)
杜振东(1910-1982)
杜振东 本省新闻版主编 济南新报 广饶人民抗日自卫团副司令 清河区《群众报》社社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9/11
杜振东(1910-1982),又名杜鸿业,1910年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东杜家村(今稻庄镇乐杜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富裕的家庭为杜振东提供了受教育的条件。1930年他在县城文庙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青岛礼贤高中土木工程科,后又去上海复旦大学体育系学习。1934年,杜振东经兄长杜星恒介绍,去济南《华北新闻》报社任“本省新闻”版主编。1936年又自筹经费创办了《济南新报》。此时,日寇侵占东北,进逼华...
赵治安(1907-1982)
赵治安 益都农民抗日救国团 益北行署副主任 开展边缘地区抗日斗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9/11
赵治安(1907-1982),原名赵书荣,1907年生于益都县(今青州市)赵家营村。1938年1月,参加了益都农民抗日救国团。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任寿光县第五区委书记。1939年10月,任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行政办事处一科科长, 负责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1940年2月,任寿光县五区区长,同年9月,调益都七区,负责筹建区政府,并任区长,11月,调任益北行署副主...
路有水(1915-1982)(图)
路有水 刘海波村突围战 大王庄伏击战 临邑西大杨战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8/11
路有水(1915-1982),别号路虎子,临邑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率领一支200余人抗日八大队,与日寇进行浴血奋战,1940年参加刘海波村突围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1941年参加大王庄伏击战,击毙十几名日军,同年率队攻克济阳垛石桥日军据点,击毙日军6名。1943年参加临邑西大杨战斗,全歼日军精锐部队“铁三营”200余人,令日军闻风丧胆。
何思源(1896一1982)
何思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8/19
何思源(1896一1982)爱国民主人士,山东荷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美、德、法等国,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训育部副主任、代主任,国民党山东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教育厅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北平市市长等。
尚钺(1902~ 1982), 号健庵, 字宗武, 河北省罗山县人。青年时代, 尚钺在开封读高中时, 就追求进步,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22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后转入本科。 当时, 在鲁迅的指导下, 参加进步文学活动, 编辑刊物, 创作小说。 其代表作《斧背》与《病》,后来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鲁迅对他的评语是:“尚钺的创作也是意在讽刺, 而且暴露、搏击的, 小说‘ 斧背’ 之...
罗扬实(1920--1982)(图)
罗扬实 青抗团 党的生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6/1
罗扬实(1920--1982) 原名罗沔,化名扬实,陕西省安康县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罗扬实6岁开始读书,父亲投入杨虎城军中后随家迁到西安,考入西安中山中学(即后来的西安二中)初中预备班读书。积极地连续参加了西安的大规模请愿示威活动,后又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民先队”和“抗日救国会”等秘密组织。1934年又随父全家迁住甘肃清水县。1936年10月和同学王鑫郎等人结伴到澄城县,积极参加了...
王博平(1916—1982)(图)
王博平 中国共产党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5/3
王博平,原名承弼,又名修植、肖华,大碶王隘村人。曾就读杭州中医专科学校,1936年6月回家自设博平诊所。七七事变后,组织邬隘抗日救亡团,并任团长。1938年1月,经王起动员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回镇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决定,任国民党镇海王贺乡乡长。1941年4月镇海江南沦陷后,组建一支党领导的敌后武装王贺乡巡夜队,任队长。8月,取得定海国民兵团独立中...
杨植亭(1905-1982)(图)
杨植亭 抗日前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4/28
杨植亭(1905-1982),原名杨文财,1905年出生于六安县徐集镇姜庙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省六安县赤卫队连长、独立团连长、红二十五军军部经理处粮秣科科员、粮食主任、事务长。
王廷佐(1912—1982)
抗日救亡工作 王廷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12
王廷佐(1912—1982),原名恩贤,字廷佐,山西黎城坑西村人,青年时期毕业于省立长治四中。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即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廷佐性格开朗,长于言辞,多才多艺。参加革命后,先后任县牺盟会协理员、区长、财政科长、民政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扩展新区,调任太行二专署民政科长、三专署秘书主任。1948年随解放军南下,任湖北省郧西县县委书记兼县农会主席。不久,...
李士英(1914—1982)(图)
抗日战争 李士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12
郎积德(1917—1982),山西黎城郎庄村人。1938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上遥区区委组织委员、西井区助理员、长治县工商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财政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汉阳支行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江西南昌专区中心支行行长、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经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景德镇市计委党委核心组组长,市委常委等职。1982年病逝于南昌。
张九德(1917—1982)
张九德 抗日战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12
张九德(1917—1982),山西沁县榜口村人。1936年底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考入山西国民军官教导团受训,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决死二纵队五团、晋绥军区八分区,历任战士、指导员、连长、营长、支队参谋长、副支队长、代支队长等职。参加了晋西南游击作战、晋西反顽战、交城汾阳地区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等,屡立战功,荣获晋绥军区二等战斗英雄称号和奖章一枚。解放战争时...
孟醒(1918.2—1982.6)
抗日战争 孟醒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9
孟醒(1918.2—1982.6),原名孟宪鲁,化名王子明。河北省涞水县板城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平北龙赤联合县三区区委书记,兼丰宁境内万泉寺特三区区委书记,中共龙赤联合县委组织部长,丰宁工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丰宁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共吉林省委副秘书长、省政协常委。1982年病逝,终年64岁。
王晨光(1911.10—1982.6)
王晨光 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9
王晨光(1911.10—1982.6),原名王树海。河北省宛平县(现北京门头沟区)人。1937年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邓(华)宋(时轮)支队指导员、大队长、宛平县区长、民政科长,宣涿怀联合县县长,龙崇赤联合县县长,龙崇宣办事处主任,宛平县城工部部长,康保县委书记兼县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局局长,工业总副部长,工业厅副厅长,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建设委员会副...
黄连秋(1912-1982)
抗日战争 黄连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6
黄连秋(1912-1982),湖南省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一团卫生队政治指导员,师卫生队政治指导员,第一团政治处副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一师一团总支部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团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十四团政治委员、第二区队政治委员,第十三军...
于树德(1894-1982)
抗日战争 于树德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1/5
于树德(1894-1982)字永滋。河北静海人。早年曾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入天津北洋政法学堂读书,与李大钊同学。1917年毕业,参与组织天津“新中学会”。1918年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入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曾听河上肇教授讲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但仍信仰无政府主义。1921年回国,在天津参与举办工余补习学校,开展工人运动。同年冬经李大钊介绍以新中学会代表身份赴苏联,19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