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相关记录531条 . 查询时间(3.538 秒)
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又名灯台树,鸭脚树,隶属于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亚热带地区, 是传统中成药灯台叶颗粒、灯台叶片的主要成分。具植物志记载,糖胶树的根、树皮、叶均含有生物碱,供药用。根皮、树皮可治头痛、伤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糖胶树含有丰富的吲哚生物碱,akuammilan类生物碱是其中一大类具有抗癌、抗菌、抗疟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单萜吲哚生物碱,...
人类大脑中约含有100亿个神经元,它们通过突触结构彼此连接构成神经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整合,是执行大脑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其功能调控紊乱是神经精神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相关疾病干预治疗的重要靶点。谷氨酸是脑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所对应的谷氨酸受体在神经元突触部位的表达水平,是突触信息传递的效率以及神经网络活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微量元素铁(Fe)稳态的维持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人类营养健康所必需的。植物体内铁稳态的维持需要精密且复杂的调控,其中铁信号与铁还原酶、H+-ATP酶、铁转运蛋白、小分子螯合物与Fe-螯合物复合体的转运蛋白紧密配合。早期研究揭示了非禾本科和禾本科植物采用不同的Fe吸收策略(StrategyⅠ和StrategyⅡ)。2022年来的研究进展刷新了我们对铁吸收,韧皮部运输和系统性缺Fe信号的认识。
中链甘油三酯(Mid-chain Triacylglycerides; MCT)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油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肥、促进能量代谢、以及促进脑退化人群的恢复。2022年9月6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与大连化物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合作,揭示了微藻细胞中调控MCT合成的分子机制,进而开发出高产MCT的工业产油微藻细胞工厂。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原创技术——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环氧氯丙烷新工艺(DECH)为核心技术编制的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设计包,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审会。
2022年8月12日,国际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题为“De novo production of versatile oxidized kaurene diterpenes in 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底盘高效地实现了11种不同氧化形式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从头生物合成。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团队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团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金龙团队合作,在“反伽伐尼反应”和二氧化碳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手性胺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广泛存在于手性含氮药物、天然产物和有机合成中间体中,被用作不对称催化的手性配体,碳氮双键(C=N)的不对称氢化与不对称转移氢化是制备手性胺最为高效和快捷的方法之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发展了众多手性金属催化剂,并且实现工业化。然而这些高效的催化体系,多为贵金属和手性膦配体。贵金属因储量有限,价格昂贵,而手性膦配体合成路线繁琐,空气敏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发展基于丰产元素(...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研究员秦晓英课题组在Cu2SnSe3材料体系热电性能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在Cu2SnSe3化合物中构建高密度堆垛层错与内生纳米针(nanoneedle)来散射中低频声子并大幅提升其热电性能,使得Cu2Sn0.88Fe0.06In0.06Se3-5wt.%Ag2Se样品的热电优值ZT在848K时可达到1.61。相关成果发表在N...
2022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杨慧研究员团队在细胞外泌体高效分离技术取得最新研究进展,成果以“Extraction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y label-free and biocompatible on-chip magnetic separation”(利用无标记和生物相容的片上磁分离系统提取小细胞外囊泡)为题发表于芯片实验室...
二氧化碳(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和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共识,且中国已经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城市作为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和碳减排的基本单元,准确掌握城市CO2排放规律是制定减排政策和评估减排成效的关键。目前主要依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排放清单,但由于城市碳排放清单数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通过一种独立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对排放清单进行验证。
硼 (δ11B)、锶 (87Sr/86Sr)、锂 (δ7Li)等同位素常被用于示踪水溶组分的来源与演化。例如,海水及其衍生卤水的δ11B值较高(通常40‰–60‰),相比之下,岩石(通常<30‰)和生活废水(0‰–13‰)δ11B值较低。与此类似,海相碳酸盐87Sr/86Sr 值较低(通常小于0.709),而大陆硅酸盐溶解的87Sr/86Sr值较高(溶解过程87Sr/86Sr分馏不明显)。在含有粘...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王贤龙课题组在稳定高压合成金刚石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B和N掺杂可调控其电子结构性质(半导体、金属、超导),可降低形成能,增强金刚石烯在常温常压下的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手性(chirality)的定义为,如果一个刚性物体和它的镜像不能完全重叠,就称它具有手性。刚性物体的这种几何性质,在微观世界也普遍存在。当具有手性的有机小分子(客体)通过和生物大分子(主体)的相互作用来干预生物功能时,主、客体就存在手性匹配的问题。此时,客体分子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往往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差异,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精准地合成手性有机小分子的...
2022年6月17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姜志忠课题组在小型铅基堆材料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腐蚀领域知名期刊Corrosion Science上,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罗林为第一作者,姜志忠和刘静为共同通讯作者。小型核反应堆具有功率稳定、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等优点,在海洋动力、区域供电、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液态铅铋合金作为主冷却剂的铅冷快堆在小型化方面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