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相关记录531条 . 查询时间(4.316 秒)
2022年2月27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张永胜研究员课题组在调控NbFeSb基Half-Heusler(HH)热电材料性能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不仅为实验提供新的HH研究体系,也为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HH热电材料提供了一种能带工程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期刊上。
近日,吉林大学唐敖庆讲座教授、宁波大学崔田教授、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达教授、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王志刚教授开展合作,在高压下卤素超配位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Formation of Twelve-fold Iodine Coordination at High Pressure”为题,于2022年1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倩等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环境健康应用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pper Signatures in Human Blood for Bladder Cancer with Machine Learning为题,在线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
2022年1月14日前,生物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科研团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生物技术”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人工高效根际生物固氮技术及其田间示范应用”获批立项,直接经费291万元,执行期3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目前获得的第一个该指南项目。
单分子磁体的同位素效应及其弛豫机制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至今极少研究涉及单分子磁体的同位素效应,且主要的研究手段是采用天然丰度高的金属离子或者对顺磁金属离子的同位素富集来研究单分子磁体的同位素效应。化学学院分子磁体研究团队在前期建立的配位对称性导向组装高性能单分子磁体策略基础上,首次在具有五角双锥配位几何的165Ho3+单分子磁体中观察到超精细相互作用能有效抑制零磁场下的磁量子隧穿效应,该发现开...
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自润滑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微电子等领域。 2022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3D打印摩擦器件研究团队在3D打印聚酰亚胺润滑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为解决聚酰亚胺溶解性和光固化3D打印成型难题,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于2017年发展了具有优异溶解性能的可快速光固化聚酰亚胺树脂,...
灵芝酸是灵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类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灵芝酸主要包括两类,即四元环上含有共轭双键的为II型灵芝酸、含有单个双键的为I型灵芝酸。其中,II型灵芝酸在灵芝中占比较大、生物活性更高。灵芝酸普遍具有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等生物活性,颇具药用价值。然而,灵芝生长周期过长,灵芝酸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产率较低等因素限制了灵芝酸的应用。因此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
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资金和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同资助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李天才副研究员主编的《生物矿物元素饥饿与蓄积》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2年1月出版发行。
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纤维素纳米晶(CNC)等)是从自然界中的木材、棉花、秸秆等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纳米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水相分散、长径比可调(~10-1000)、高模量(~130 GPa)、高比表面积、表面基团可控(-OH、-COOH、-SO3H、氨基)等特点,利用纳米纤维素和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氢键、配位、疏水等),基于仿生杂化策略,可以得到水相、高浓度、稳定分散...
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举办了“精准分离分析”系列论坛(二十二)。论坛由邸多隆研究员主持,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论坛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和兰州大学唐瑜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化学测量学中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探究”和“新型稀土配合物智能发光材料研究”的学术报告。
2021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丹麦技术大学Tejs Vegge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凌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首次将配位氢化物材料应用于催化合成氨反应中,开发了一类新型碱(土)金属钌基三元氢化物催化剂,实现了温和条...
近期,实验室田永君教授、清华大学姜开利教授等共同设计了实验,姜开利教授团队提供了超顺排多壁碳纳米管前驱体,田永君教授团队完成了金刚石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及力学性能表征。研究成果以Extreme mechanical anisotropy in diamond with preferentially oriented nanotwin bundles(具有极大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择优取向孪晶结构金刚石)...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植物,是原产于中国的特色药食同源果品。因其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和深厚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红”,深受人们喜爱。枣果皮着色后细胞壁木质化,大量色素物质沉积且难以提取。枣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类黄酮类色素是枣皮色素的主要组分之一(文章前期已发表于Food Chemistry,农林科学一区TOP),而木质素与类黄酮类物质的合...
2021年10月29至18日,中国化学会第三届硼化学会议在苏州召开。来自国内外1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4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7位境外专家通过视频参加会议。会议主题为“硼化新时代”。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张俊彦,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左景林和大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谢作伟院士(线上)分别致辞。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一类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座子沉默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了解piRNA的生成机制对于认知piRNA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光寿红课题组与许超课题组合作,在《Cell Reports》发表了参与piRNA生成以及染色体分离过程的复合物(PICS)的相关研究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