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61 秒)
从细化语境研究的立场出发, 将史诗演述的前提事件分解出来, 厘清常态/非常态前提事件的边界, 对正确理解史诗演述的目的、功能和意义, 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若干田野观察证实, 蒙古族史诗《格斯尔》在巴林地区的流布发生了明显的演变, 尤其是其口头演述往往以非常态事件为导引, 借由民间信仰框定叙事语境, 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娱乐功能, 却催生了强固的演述禁忌;禁忌阻隔了史诗传播的部分通道, 同时使史诗演...
“格萨(斯)尔”史诗位居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首。它在多个民族地区流传,但以藏蒙地区为主。藏族民众称之为“格萨尔”,蒙古族民众称之为“格斯尔”,近年经常将这两个主要传统合称为《格萨(斯)尔》。我国的《格萨(斯)尔》史诗的大规模保护工作迄今已经开展了四旬有余,这期间每年都有多种资料辑录类和研究类出版物面世。不过,今天看到《格萨尔通识读物》即将与读者见面,还是十分开心。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凝结了老...
藏族、蒙古族的《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三大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并高度评价“三大史诗”,极大地鼓舞了各民族传承者和研究者,为“三大史诗”传承、保护和研究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中国史诗学是民族文学研究所优势学科。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做好“三大史诗”工作,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其跨国界传播...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由中国文联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被列入其中重点实施项目。
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史诗源远流长,数百部史诗在民间口耳相传,至今仍保持着活态传承。这些史诗中,有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的中小型史诗,有篇幅规模较大、情节结构相对复杂的长篇史诗,也有规模宏大、故事结构纷繁复杂的超长篇史诗。《江格尔》就是超长篇史诗。它由100多部独立诗章的数百个异文构成,篇幅达到数十万诗行,最能代表蒙古族史诗的发展水平,与《格萨(斯)尔》《玛纳斯》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史诗”。
冯文开的《中国史诗学史论 (1840-2010) 》是一部体现了相当学术功力和学术创见的著作, 将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有实证性的考辨, 又有理论性的阐发, 对中国史诗研究历史中每个阶段呈现的学术旨趣、学术理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进行了具有科学精神的总结与反思, 对不同时期的史诗研究者的论见进行了公允客观的评述, 颇有见地, 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史诗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文学)-史诗研究国际峰会:多样性、创造性及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为“2012史诗研究国际峰会”)于2012年11月17-18日召开。初冬的北京迎来了一次重温英雄时代、回归古典精神,高歌人文主义情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术盛会。
2011年11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与越南社会科学院到访学者进行了关于史诗搜集、整理与保护工作的座谈。与会的学者包括来自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黎鸿李副所长、阮翠鸾研究员、杜兰芳研究员、阮氏芳针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副所长汤晓青、副所长尹虎彬、南方室主任吴晓东、北方室主任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资料中心主任王宪昭、藏文室主任俄日航旦连同南方室...
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说唱磁带已录制5000小时     世界最长  史诗  格萨尔  说唱磁带  录制  5000小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1/9/7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的保护与传承,现已录制艺人说唱磁带5000小时,整理出版藏文版120部、蒙古文版25部、汉译本20余部和学术专著20部,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等文种出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汉译稿译成     柯尔克孜族  英雄史诗  玛纳斯  汉译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1/13
本报乌鲁木齐1月6日电(记者王瑟)经过翻译人员10年的努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整体汉文翻译初稿终于完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这几日正在乌鲁木齐市对已完成文学润色的第一部翻译稿进行评审,以期尽快出版。
在新疆西北一个被蒙古人称为“梅花鹿出没的地方”--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几乎所有的蒙古族人相信:这里也许很快就会成为全世界江格尔文化的传承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朝戈金研究员说:“我们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社区民众、传承人广泛参与,学术界大力支持的‘在地行动计划’”。 ...
展示蒙古族第三大史诗《汗哈冉贵》的全貌     蒙古族  汗哈冉贵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8
旦布尔加甫的新作《汗哈冉贵———卫拉特英雄史诗文本及校注》一书于2006年9月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4年前,旦布尔加甫的《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一书曾荣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2003年国家民委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汗哈冉贵———卫拉特英雄史诗文本及校注》是《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的姊妹篇,该书的出版不仅为我国史诗学界展示了蒙古族第三大史诗《...
史诗《格萨(斯)尔》千年纪念活动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口头传承史诗《格萨(斯)尔》是中国西部民族在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活形态的史诗,《格萨(斯)尔》至今仍在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还有百余名民间艺人在民众)传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目前,世界各国、国际社会对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联合国教课文组织近年来制定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团体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宏扬...
大型藏族文学史诗《格萨尔》再获新生     藏族  文学史诗  《格萨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4
在巍峨的青藏高原上,有上百条河流日夜不停地流淌;有无数的雪峰万年矗立……还有一位英雄,他的传奇故事,在藏族群众的口中和心中,亘古流传。今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从历史的灰烬中,重拾这部失落凡尘的伟大史诗--《格萨尔》,它的宏伟、壮丽依然让人为之惊叹…… 藏文化中的瑰宝 气势磅礴的《格萨尔》 ...
新疆抢救和研究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成果丰硕     蒙古族  《江格尔》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17
国际在线消息(驻新疆记者张雷通讯员朱德华):记者从22日举行的新疆《江格尔》研究25周年成果展暨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新疆抢救和研究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取得丰硕成果。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产生于蒙古卫拉特部的古典名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三大英雄史诗。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