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 2018相关记录299条 . 查询时间(0.631 秒)
青藏高原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是其主要水文气象特征。蒸散发在该地区的水量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研究表明,浅层土壤水反映了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交换的特征,活动层从根本上影响水文过程,并影响大气与深层土壤之间水热的直接交换。研究人员使用模型评估的青藏高原蒸散发数值,在估计值的大小和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因为驱动蒸散发模型的参数需要大量实测数据,使得我们对青藏高原蒸散发的时空...
日前,2018级博士研究生夏宇轩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形》发表题为《一种基于多孔介质孔径分布的分形维数新计算方法》的论文,入选Mathematics学科领域高被引论文。在该论文中,夏宇轩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毛细管假设的计算多孔介质孔隙空间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新方法。
日前,地球科学Earth-Science Reviews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和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梅廉夫教授团队关于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结构和演化方面的成果。论文第一单位为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叶青,通讯作者为梅廉夫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袁峰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8, ApJ, 857, 121)上的论文《基于最新物理对椭圆星系中活动星系核反馈的研究:I.低角动量情况》(“Active Galactic Nucleus Feedback in an Elliptical Galaxy with the Most Updated AGN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利用多源卫星数据及陆地表面能量平衡算法模型,构建了我国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的每天蒸散发数据集,并利用通量塔数据和流域水量平衡对数据集进行了研究。该数据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水资源变化,植被耗水特征及干旱事件的发生。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柏淳,导师朱四喜教授,以风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铬胁迫处理和不同栽培模式(单独栽培模式、两种湿地植物混合栽培模式、三种湿地植物混合栽培模式和未种植空白组),以及对应的未污染处理,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风车草进行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根际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并检测根际土壤中存在5种常见酶:β-1,4-葡萄糖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成果登记统计表(2018年-2021年4月)。
2018年台湾花莲地震中在米伦断层附近集中出现较丰富的速度脉冲记录。而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对柔性结构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因此,在近断层区域内的工程设计及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考虑速度脉冲效应的影响。普遍认为传统的地震动预测模型会低估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随着预测模型的发展,目前还未有关最新NGA-West2地震动预测模型对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原始脉冲记录和提取长周期脉冲后的残余记录)适用性的研究。此外...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上,区域构造较为复杂,长期以来大地震活动性较高。最近一次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性大地震发生于2018年2月25日,矩震级为MW 7.5。
EP: 北京PM1化学成分及来源2012-2018年的变化趋势(图)     PM1  化学成分  变化趋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10/22
为评价中国政府2013年9月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秋冬季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的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对北京2012年至2018年秋季和冬季的非难熔性亚微米气溶胶(NR-PM1)进行了为期7年的长期连续综合观测。
2018年夏天近1000万平方千米北极海冰消失     2018年  1000万平方千米  北极海冰  消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8/4
随着北极海冰每十年进一步退缩、融化速度加快,科学家正竞相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偏远、最严酷地区之一的脆弱性。7月29日发表在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Heliyon上的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2018年9月北极发生的变化。这年夏天,近1000万千米的北极海冰消失。他们的发现概述了在卫星时代的40年里不同时间段海冰是如何消退的,并显示了夏季海冰的大规模减少是如何与遥远热带的全球大气进程相联系的。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及区域尺度极端高温频发。如2018年夏季,东北亚发生破历史记录极端高温。我国中央气象台连续33天发布“高温预警”,韩国气象厅宣布打破百年观测记录,在日本有至少七万人因中暑住院。此次极端高温对东北亚地区农业、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冲击。然而,像2018年这样破纪录的极端高温却并非偶然。有研究指出,在全球持续增暖的背景下,未来热浪将变得更频繁、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因此,理解...
东北亚地区在2018年夏季经历了自1979年以来第二炎热的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席卷了包括我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我院徐邦琪教授、博士生钱伊恬与美国NOAA/GFDL的Murakami博士合作,探讨了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对该次热浪生成和维持的贡献和机制过程,并利用S2S预报模式,评估了MJO对热浪的次季节预报能力的影响。
记者从繁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2020年1月13日,经省文物局正式发布,繁昌窑遗址成功入选安徽省2018-2019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2014年入选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之后,繁昌窑考古发掘获得的又一殊荣。
2019年11月19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卓越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论坛上发布了《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并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和获奖期刊名单。Zoological Research入选2018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发布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