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性科学 >>> 性生物学 性生理学 性心理学 性医学 性社会学 性伦理学 性教育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国际动态 性科学相关记录117条 . 查询时间(2.923 秒)
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之谜被初步揭开      艾滋病  结核病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7/6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所以易感染结核杆菌,是因为病毒破坏了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防御体系,这对预防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医学》:加美科学家找到艾滋病新疗法      艾滋病  疗法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6/23
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治疗艾滋病全新方法。新方法将定向化疗方法与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结合使用,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细胞》:艾滋病病毒衣壳蛋白结构图首次绘出      艾滋病病毒衣壳  蛋白结构图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6/16
《细胞》杂志6月11日网络版刊发文章称,美国科学家采用X光晶体照相术,首次精确描绘出构成人类艾滋病病毒(HIV)衣壳的CA蛋白六聚物结构图,为人类寻找艾滋病治疗新法带来了曙光。
研究显示:多吃水果和蔬菜 男性精子质量高      水果  蔬菜  男性  精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6/11
据美国《生育与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最近一期月刊报道,西班牙研究人员研究显示,男性精子质量取决于他们从水果和蔬菜中所摄取的抗氧化剂的数量。
“伟哥之父”弗奇戈特去世 终年92岁(图)      “伟哥之父”  弗奇戈特  去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5/26
美国诺贝尔奖科学家弗奇戈特(Robert Furchgott)上周二(5月19日)在西雅图去世,终年92岁。他有关一氧化氮有助扩张血管的研究,促成治疗阳痿的药物“伟哥”的诞生,外界一直称他为“伟哥之父”。
美打破常规寻找艾滋病疫苗研发新途径      艾滋病  疫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5/20
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5月17日称,他们绕过常规途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并成功使猕猴对一种与艾滋病病毒极为相似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产生了免疫。该成果为人类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相关研究当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网络版上。
德发现绿茶成分可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染性      绿茶成分  艾滋病病毒  传染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5/19
德国病毒学家最近证实,绿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在高浓度状态下能明显降低Ⅰ型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研究者对这种活性成分的防病毒机理提出了解释。
PNAS:艾滋病疫苗研发为何如此艰难(图)     艾滋病疫苗  研发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4/27
令人感到恐怖的艾滋病发现25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能够抵抗致病病毒——人体免疫缺乏病毒(HIV)的有效疫苗,以防止艾滋病感染和蔓延。但是,在投入无数人力和物力之后,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日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撰文表示,疫苗研究进展缓慢或许有多种原因,但至少有一部分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人体中天然的HIV病毒抗体本身不够大,难以有效...
《免疫学杂志》:一种新药物或可提高艾滋病治疗效果      新药物  艾滋病  治疗效果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4/3
一项新研究显示,那些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没有效果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来再结合用一种氨基酸药物进行治疗,或许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
艾滋病病毒变异可避人免疫系统      艾滋病病毒变异  免疫系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3/19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对8个国家约28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析显示,由于基因变异而能躲避人免疫系统攻击的艾滋病病毒正在扩散。
《自然》:科学家发现艾滋病病毒天然抗体      艾滋病病毒  天然抗体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3/18
25年来,科学家研发艾滋病疫苗的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现在,他们决定另辟蹊径——在一些“长寿”的艾滋病患者身上寻找提供天然免疫力的抗体。这些患者同艾滋病病毒(HIV)一起共存了20多年,其间没有出现任何发病迹象。科学家认为,是天然免疫力让这些病人躲过了HIV的攻击。有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自然》:HIV病毒学会规避人体免疫系统(图)     HIV病毒  人体免疫系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2/27
日、英、美等国科学家报告称,开发艾滋病毒(HIV)疫苗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因为HIV不仅会对抗病毒药产生抗性,而且会进化产生规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相关论文2月2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牙周炎可激活艾滋病病毒      牙周炎  艾滋病病毒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2/26
  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患牙周炎时,牙周炎病原菌会产生丁酸,而丁酸则有可能激活潜伏在牙周炎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促使艾滋病发病。
科学家呼吁:艾滋病疫苗研究需要全球联合攻关      艾滋病  疫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2/26
作为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直言获奖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忙碌。但忙碌并没有阻挡她参加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艾滋病疫苗区域协商会议。
《自然—医学》:移植基因方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      移植基因  艾滋病病毒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2/19
据法新社报道,科学家2月15日宣布,世界上使用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的最大型试验取得了“重大进展”,证明了这一技术既有益又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