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元素有机化学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有机固体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光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有机化学 院士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69 秒)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培东教授(图)     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教授  杨培东  人工光合作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29
杨培东(Peidong Yang),美国国籍,材料化学、纳光电子学和纳流体学家。1971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市。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任教,成为终身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S. K.和Angela Chan主任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院长。201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肖开提·萨利霍夫(Shavkat Salikhov),男,乌兹别克斯坦国籍,化学家。1944年12月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1967年毕业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大学,1984年获俄罗斯莫斯科国家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所研究员,曾任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长。1995年当选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阿塔·拉曼 (Atta-ur Rahman),巴基斯坦国籍,化学家。1942年出生,是穆斯林国家中首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的科学家。拉曼教授致力于有机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在其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申请国际专利27个,著书117部和章节65章。他是12个欧洲化学杂志的主编和由Elsevier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tudies in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大村智教授(图)     中国工程院  外籍院士  教授  大村智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15
大村智教授生于1935年,先后被评定为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以及法国科学院的院士
陈芬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4月生,江西崇仁人。四川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至今任瑞士罗氏(现DSM)公司首位华人技术顾问(国际合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上海市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复旦-帝斯曼(DSM)...
张生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有机化学家,53年来始终以手性化技术的研究为主要方向,在我国率先用不对称催化反应工业生产D-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手性除草剂金都尔以及抗肿瘤药物多烯紫杉醇和卡巴他赛等。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原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立二等功1次。现兼任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医学科委...
胡宏纹,男,四川广安人,1925年3月生。1946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化学系,1957年赴莫斯科大学进修,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冠醚化学、有机合成方法。
麻生明,男。1965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2月起被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聘。研究方向:在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1) 应用缺电子联烯作起始物,成功发展了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a, b-不饱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论文。
林国强,男。1943年3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研究方向:昆虫激素和昆虫性信息素 不对称合成、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合成研究 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1992年 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3, 1997年 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1996年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专项奖 1996年 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8年 ...
袁承业,男,1924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中共党员 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中国药科大学前身); 1955年获得苏联科学付博士学位; 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调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具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氨基膦酸及磷肽的不对称合成;酶催化反应。
戴立信,男,有机化学家,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元素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研究方向: 戴立信同志早期从事金霉素的化学研究,包括提取、部分合成等。
陈庆云,男。192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参加工作。今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有机氟化学的研究,参加或领导了含氟单体、含氟润滑油、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新型致冷物质等以及氟材料的研制。从事全氟磺酸及其衍生物、二氟卡宾、三氟甲基化和单电子转移反应等大量基础研究。
陆熙炎,男。1928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1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 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方向:五十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从发酵液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培养博士30名(其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等奖、6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硕士13名。共发表论文210余...
周维善,男,1923 年7月14日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研究方向: 五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研究,他还组织领导在我国先期开展昆虫性信息素合成,合成的棉红铃虫性信息素曾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效果显著。
黄维垣,男,研究员。195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有机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2至1955年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55年回国到本单位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研究方向: 甾体化学及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1994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8年获第七届(1997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培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