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比较文学 >>>
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知识库 比较文学 诗学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63 秒)
麦永雄:间性研究:从比较文学到跨语境诗学     比较文学  美学  间性论  跨语境诗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2/21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数字化加速发展,生成当代世界万花筒式的社会文化关联域,比较文学进入了多元混杂与动态生成的时代。同时,近年来数本英文间性研究专辑面世,一系列以“间性论”(Interology)为主旨的国际会议召开,丰富了学界关于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的文艺美学内涵。这促使我们反思比较文学现状与局限,加强跨界理论与间性论研究,由此尝试建构跨语境诗学
北岛的诗歌与记忆诗学     北岛的诗歌  记忆意象  记忆诗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2/11/26
记忆是诗性与诗学的源头之一,记忆意象在北岛的诗歌中族群化地呈现。其前期诗歌中“记忆”主要和苦难生存的铭记、沧桑感的传达、理想未来的期待互相渗透,承载着历史意识;后期诗歌中的记忆主要是在对亲情乡国的追怀、对母语和本土文化的守望,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感伤化展现,充满着文化思考意蕴。北岛诗歌对记忆珍视的自主性与个体性,不仅丰盈了其诗歌的审美,更有高举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和显示诗学建构的自觉意味,对当下的汉语写...
狂欢化诗学与逍遥游思想再比较     狂欢  逍遥  笑谑  否定  真理  世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11/3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庄子“逍遥游”思想,在对待程式化、定型化真理的态度上,对待世俗人生及其生存方式的态度上,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取向。社会文化语境造就了二者不同的理论品格。但在对所谓正统的、定型化的真理的否定取向上,二者又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巴赫金的理论中,这种否定取向叛逆性地表现为对民间笑谑文化的关注与认可。而在庄子的理论中,它则表现为无所肯定、无所“作为”,同时又入世顺物的“逍遥游”态度...
论中西比较诗学的"超越"意识     比较  超越  比较诗学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2/7/23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文论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论,也不能用西方文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论,而要超越中西方两种文论视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