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0.171 秒)
传统上傣族创世史诗与祭祀寨神勐神和寨心石等仪式紧密结合,但是这些仪式活动通常受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傣族世史诗·《捧尚罗》”在西双版纳录制视频,原计划获得史诗学意义上的“仪式中的演述”资料,但基于具体情况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录音棚”式的演唱视频。此外,也录制了一个完整的上新房仪式及仪式中的章哈演唱,作为史诗演述与传承的背景资料。在完成课题的过...
非遗视域下的史诗《玛纳斯》文本化进程     柯尔克孜族  史诗  《玛纳斯》  文本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2
《玛纳斯》等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在党中央文化政策的正确指导、政府的支持、各级文化机构的关照和参与、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学者的辛勤劳动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文本化的成果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的口头史诗传统。本文梳理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政策介入下史诗《玛纳斯》文本化的进程,并且揭示作为史诗文本化的最佳成果《玛纳斯》,汉译本的出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交流和交融、筑牢中...
格萨尔史诗新实践,指向“活形态”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动态性”发展的多样性。“新实践”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生成的新文化档案,以及格萨尔史诗陈述方式和实践层次的多样性,强调实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传统”,从艺人说唱到书面文本,从集体记忆到个体创作,从传承形式的创新性转化到多样性实践, 格萨尔史诗传承新实践,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属性,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琐议     格萨尔  贾察  城堡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3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了史诗《格萨尔》中的格萨尔及其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的有关传说、遗址遗物,并结合大量的史诗文本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藏族史诗《格萨尔》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问题     藏族文艺  口头传统  《格萨尔》史诗  接受  前理解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3
长期以来,藏族文学研究的对象都以书面文学为主,但书面文学并非藏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文艺接受的主要形式。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藏族口头文艺传统才是广大藏族民众中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主要方式,其代表作为《格萨尔》史诗。《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关系是双向的,既有古典学与口头诗学理论中业已论述的文艺接受过程,又存在不同类型受众的前理解构建出的史诗的多重身份。以《格萨尔》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口头传统研究...
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图)     《格萨尔》  史诗  研究回顾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7
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文学研究、文化阐释、艺人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区域化特征解析、史诗遗迹遗物普查、史诗艺术研究等方面均有不少力作问世,尤其在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格萨尔》史诗文学研究的口头诗学转向、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实践及非遗语境下对史诗传承传播的关注更使《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新世纪有了新的发展向度。
意大利社会文化学家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一书中提到的所谓人类文化史上的“英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英雄依旧是每个人心中不朽的坐标,英雄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英雄史诗”所折射出的智慧的光芒尚烛照着今天人类文明的天空。尤其是它留给我们诸多的精神产品,包括坚强意志、高远理想、利他思想、超凡的智慧、无我的精神和正义的意识均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和过分推崇...
格萨尔史诗曲名辨     格萨尔史诗  曲名  曲调  格萨尔艺人  “口承与书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10
格萨尔史诗曲名和曲调之间的关系是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长期关注的话题,但对于二者是否彼此对应,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研究皆是从基于音乐技术分析的传统视野出发来寻找答案的,但在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借助口头传统相关理论,观照格萨尔曲名与曲调在书写文本与口头音声文本中的差异与互动,并在田野考察方法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不同类型、不同流布区域的格萨尔艺人,实现史诗音乐研究在当下的范式转...
《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     《格萨尔》  个体记忆  佛教化  集体记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10
《格萨尔》个体记忆形态是作为其文本的传承方式或传承载体形式出现的,具有多类型特征。个体记忆在其演述形态上,除了具有史诗集体记忆时代的共享性特征外,还具有集体记忆的重构性特点。《格萨尔》个体记忆的形成始缘起于佛教化,但其产生与远古人类文明(文字社会之前)普遍演进规律相一致,即从集体记忆逐渐过渡到个体记忆时代。之后《格萨尔》记忆形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在这样的框架内完成。如果说《格萨尔》集体记忆强调...
藏族史诗《格萨尔》被先后列入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纂与传播,即成当务之急。汉文版的编纂出版,更是重中之重。知名《格萨尔》专家降边嘉措编纂的汉文版《英雄格萨尔》5卷本于2019年5月出版,有艺术、学术、文化、社会、政治等多重价值,值得赞赏和铭记。《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且是活形态,至今被艺人传唱。史诗故事多达120部,长达100万行;因产生年代不同、流传地区不同、说唱者不同、整理者不...
格萨尔史诗说唱与藏文化传承方式     格萨尔史诗  说唱  文化传统  传承方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10
“说唱”, 自古以来就是藏族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作为口头文学,格萨尔史诗是基于藏族民间叙事传统的一种动态的民俗生活事项、语言行为和文化表达。从藏文化历史看,口耳相传的说唱传统源远流长。从传说时代到中世纪、近代,甚至现当代,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经过了“仲”“德乌”“苯”时期的口传人、游吟诗人、“疯狂者”,到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民间艺人的说唱表演,这种文化传承方式不仅从未终止过,而且传承有序。...
2016年夏季, 《美国民俗学刊》推出“中国和内亚活形态史诗”专号, 收入来自美国、中国、英国及德国的六位学者撰写的五篇论文 (含专号引论) 。本文按照这些论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问题为导向, 打破专号原有的排列顺序, 并将引论中的主要观点融入四篇论文的述评中。文章以丝绸之路的东西方学术交流为鉴, 认为由西方到中国的理论传播在单向输出的话语关系中已基本完成架构, 而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
本文基于学者们以往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笔者的田野调查,梳理了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演唱传统的历史变迁,并从史诗演唱传统的文化空间背景、艺人和听众等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使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走向衰微的具体原因,得出阿尔泰乌梁海部族史诗传统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正处于消亡的危境中的结论。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创造了风格独具的高原文化,并世代传承,推陈出新。其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发展和光大的民间文化,是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部分。在藏族民间文化的宝库中,珍藏着一颗足以与世界文化精品相媲美的瑰宝,这就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下简称《格萨尔》)。
一部口头巨著的书面化──考史诗《格萨尔》的书面化     格萨尔  口头巨著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0/16
有首宏伟的诗篇,在世界屋脊上一代接一代地口耳相传,它从久远的古代吟诵至今。它经受住了藏民族发展之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风风雨雨之洗礼,给世人显示出了它所独有的、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惊人的生命力。它象世界最高峰珠峰那样宏伟雄奇,象长江黄河那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之美名已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就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格萨尔》。   《格萨尔》是历代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历史长河中,用集体智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