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学 明清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093 秒)
明清时期“儒侠”人格的建立及其文学价值     明清  儒侠  理想人格  思想  小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1
“儒侠”一词最初被用来指代儒士和侠士两类社会群体,宋代时开始演变成指代具有侠气的文人,明清时则逐渐凝聚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行为范式。文人具有侠气这种文学文化现象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是对孔孟张扬主体人格的承继,之后又在阳明心学思潮和泰州学派的狂侠传统以及清初遗民的实践中被传承光大。对士人心态、审美心理、文学表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清代小说中,“儒侠”成为一种群像,折射着文人的创作心态、审美取向,...
还珠楼主小说以蝙蝠意象渲染环境荒僻可怖,暗示危机;以蝙蝠喻怪鸟;以仙禽喷烟比蝙蝠神通并形容恶人狡诈,引发蝙蝠面相、眼神、生存能力等负面联想。元代前蝙蝠被看作妖异、凶物;可用以长寿的“仙鼠”“伏翼”本“相生相克”神秘思维。蝙蝠被看作边荒野味之一种,还作为尘世凡俗的飞禽之属,与走兽、虫蚁对应。蝙蝠亦兽亦禽的生存智慧,被贬抑为不能持守、反复无常的蝙蝠妖形象,偶或譬喻贪酷官员。
明清易代之际的花卉赋书写策略     明末清初  花卉赋  士人心态  民族文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3
明末清初的花卉赋多受到作者遗民心态的影响,表现出家国之痛与易代之悲,以及对儒家道德观的坚守。随着时代变迁和清朝文化政策的实施,明遗民逐渐缓和了对清廷的态度,借花卉赋书写展现出对易代之悲的调和心态。清初满人花卉赋“经世致用”和“明经载道”的内容,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实学风气有密切关联,亦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向。
小说如商品,一个好的名称,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1925年,刘恨我在《小说一得》中说:“一篇好小说,无好题目,必定减色不少;有好题目,无好结构,亦然。”小说题名是最先入读者之耳目的,如果题名新颖别致,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就能助益小说的销售。
本书以明清易代为宏观阐释的前提,从多元微观的线索深入考察了明清之际江南文人的女性书写:从历史认知与女性形构、家国情怀与女性场域、政治隐喻与女性身份、易代评判与女性才德四个向度,挖掘易代语境下江南文人女性书写的特质与内涵,彰显独属易代的两性统观的性别书写意识。
继两宋以后的词坛再盛始于明万历后期,止于清康熙二十年前后。在此期间,就词的“体格性分”的演进而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约自万历后期至崇祯年间,《诗余图谱》《啸余谱·诗余谱》以及其他词谱盛行于词坛,改变了入明后词失“法度”之弊而词学复明,词体体制意识趋向自觉,为词的中兴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约自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词坛开始突破以往唯《草堂》《花间》是从、唯婉约“正声”是尊的单一逼仄的局面,“变调”始...
陶渊明诗渊源辨析——以明清诗话为中心     陶渊明  渊源辨析  明清诗话  古诗十九首  诗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11/25
明清诗话评论陶渊明诗,传承注重渊源的传统,对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历代陶诗研究的集大成。本文以爬梳明清诗话文献为中心,归纳明清诗人对于陶渊明诗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于应璩",陶渊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的关系等重要争议问题,以期梳理明清时期陶渊明诗歌典范的建树过程,并通过具体诗作评论的辨析,恰如其分地确认陶诗的特质...
明清笔记著作中的文学思想研究     宋代文学  王明清  笔记  文学思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0/29
明清笔记著作中的文学思想,学界目前对之关注尚显不够充分. 王明清笔记著作中的文学 思想极为丰富,不仅可以使研究者站在以文学论文学的维度上对宋代文学予以观照,而且可以使研究者以文 学生态视野对宋代文学诸多重要现象予以考论,对深入了解宋代文学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诞生之后,通俗小说史是否存在着近200年的空白?中国古代文学何以在明代后期迎来通俗小说的时代?对此,人言言殊,莫衷一是。本文从大众娱乐文化视角,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大众娱乐文化商品的属性,认为作为小说商品,明代前中期根本不曾存在什么"空白";而作为小说文本创作,就创作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之后,的确出现了较长时段的断档。通俗小说时代姗姗来迟,恰与通俗...
明清通俗小说矮将形象侠义内蕴的世俗化建构     矮将形象  侠义故事  民间精神  喜剧化  主题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6/26
矮将英雄作为通俗文学中的喜剧性角色,是世俗社会多元价值追求的形象化表现.主要有两类:现实型的是丑陋的外形、好色的内心加上“非好汉”邪门功夫的集合体;仙话型的则是丑陋外形、好色的内心加上旁门左道法术的集合体.矮将英雄主攻下三路与高个子将领配合作战;其好色、率真的本色行为展示出“有缺陷英雄”的世俗大众化性格特征.对情欲与好色生命本能的丑化,彰显出大众强化英雄的社会公德属性建构.佛经故事与史传、现实中的...
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  《全清词》  编纂  明清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6
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1月。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常规性地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二是培养或引进有关人才,使得中文系在明清文学研究方面的某些薄弱环节尽快得到弥补;三是在开展传统研究的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方向,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地同国际学术界对话;四是从事《全清词》的编纂。2000年5月,明清文学研究所成功地主办了“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家学者60馀人参加会议,引起了积极的反...
明清家将小说“续仿现象”论     明清家将小说  续仿现象  成书方式  成因  影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3/11/14
续仿现象”是明清家将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续”体现在家将小说故事内部系统的完善,即连续的几部作品使家族世代延续的英雄故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仿”则是家将小说对其他小说作品的摹拟、沿袭、仿作与创新。家将小说“续仿现象”源于“取其易行”、“补恨”心理及商业利益等多种因素。家将小说续作、仿作不足之处在于:人物、情节、语言上多因袭名著,承袭旧型,缺乏创意,思想和艺术上都没有太大的开拓。
明清小说科场舞弊现象之文化透视 ———以官场与科场关系为中心     舞弊  科场  官场  干预  考试  生态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3/11/14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一直是知识分子极为重视的问题。文学作品对科举考试的关注也非常多,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小说,集中反映了官员对科举考试直接或侧面的干预,“科场”中师生、同年与朋党的关系,以及考场上各种不同的舞弊现象。明清小说对科举的反映,再现了当时历史文化背景下科举考试的真实状貌。不同小说多视角的叙述,又构成了对于历史事件不同面相的叙述与补充,体现了小说作者对时代历史情境的认知与建构,亦包含着小说作者对个...
明清时期有关华侨华人的典籍笔记和研究概述     明清时期   华侨华人   典籍笔记   研究概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3/8/8
本文是对明清以来中国学者关于华侨华人研究情况的述评。作者认为,虽然这些著述主要以描述和记载为主,但由于这些著作均对本人的亲身经历或调查记录,其史料价值远远高于研究价值。作者对梁启超在华侨华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梁氏1904年提出的“华侨殖民论”进行了分析
明清世情小说的江南性抒写     江南诗性文化  明清世情小说  雅俗  劝世性  审美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2/11/20
明清江南诗性文化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典范与中国诗性文化的代表,而成为中国几千年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其有着审美性、阴柔性、超越性的鲜明特征,而世情小说则是明清小说的主旋律,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同时更是江南诗性文化的文学抒写与伟大结晶,其雅俗结合性、劝世性、审美性等等都是唐诗宋词所难以比肩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